《科利亚的木匣》课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09-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紫微中心小学   沈蕴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课文后3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讲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1、课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哪些内容?

b层学生回答。

研读课文,

感悟语言

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要求)

⑴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

⑵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

⑶从这些动词,你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2、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思考问题。(出示要求)

⑴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

⑵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相关部分,找出句子,根据要求思考问题。

2、交流:c层学生读句子;b层学生说表示动作的词;a层学生回答科利亚为什么这样做和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

 

 

1、学生自由读相关部分,找出句子,根据要求思考问题。

2、交流:c层学生说用得最多的词是什么;a、b层学生说从“挖”字里读懂了什么。

抓住关键,

引发思考

1、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一读,你能否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并讨论: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存在哪些原因?

 

2、教师总结科利亚找不到木匣的可能性:

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b数步法可能不管用。

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

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

1、学生自由读相关部分,找出句子,根据要求思考问题。

2、交流:c层学生读句子;b层学生说说科利亚当时想些什么;a、b层学生推断原因。

细读探究,

讨论排除

1、再读课文,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2、引导讨论三种可能性。

⑴讨论第一种可能性:

读课文,找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子之后与小伙伴们的对话。(出示对话:伙伴们说:“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读一读,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找到什么依据?

教师小结:由此可知,科利亚断定自己的木匣子不可能被法西斯挖走,他的理由是箱子目标大,木匣目标小,目标大的箱子没有被发现,目标小的木匣子更不可能被发现,所以木匣一定还在。

⑵讨论第二种可能性:

找出描写妈妈埋箱子,挖箱子的句子。(出示句子:妈妈把有些东西放进箱子里,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读读这两句,想一想妈妈用的是什么方法埋箱子、挖箱子的?从中你又  找到什么依据?

教师小结:从妈妈的埋箱子和挖箱子中,可以看出,数步法是管用的。

⑶讨论第三种可能性:

挖的方向有没有搞错?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科利亚他们家的房子的句子。

“房子还在”告诉我们什么?

 

3、归纳排除,得出结论。

⑴既然木匣一定在,算术真有用,挖法没有错,那错的无疑是步子了。步子又错在哪里呢?找到写科利亚一家离家出走的句子。4个年头,科利亚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12

⑵让学生上台画示意图帮助理解。

1、学生自由读相关部分,思考问题。

 

 

2、交流:

⑴读课文,找出句子,思考问题,a、b层学生回答。

⑵找出句子读一读,思考问题,c层学生回答妈妈用了什么方法;a、b层学生回答。

⑶找出句子读一读,思考问题,c层学生回答。

 

 

 

 

 

 

 

 

 

 

 

 

 

 

 

 

 

 

 

 

 

 

3、找出句子读一读,思考问题,同桌互相讨论。

⑴c层学生读句子; a、b层学生想象四年的变化。

⑵a层学生上台画示意图,并作出解释。

结合生活,

深化道理

教师过渡:科利亚通过自己的分析,想出了办法,找到了心爱的小木匣,他是多么的高兴,我们一起读读最后1个自然段。

1、联系上文,说说你理解了科利亚受到的启发吗?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

全班齐读。

b层学生说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a曾学生说说自己周围有哪些变化。

拓展延伸

 

根据学生的交流,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通过一件事写下来,可以是《由<科利亚的木匣>想到的》为题。

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尝试小练笔。

2、全班交流、评议。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埋木匣    五岁    步子小    十步

           (四年后)挖木匣    九岁    步子大    五步

                     懂  得:  一切都在起变化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844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