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童年的发现|选读三童年的发现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的发现和发现过程,感悟作者的求知若渴、勇于探索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作者求知若渴、勇于探索和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总伴随着驱逐和迫害”这个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进化方面的资料和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要同学们搜集有关人类进化的资料或者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并简单介绍作者。
    二、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喜欢的词语。
    2.检查生字读音。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文章可以划分为哪几部分?依据是什么?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意思?哪部分是课文主要内容?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依据是先概括叙述,然后具体叙述,最后总结。第一部分概括叙述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第二部分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第三部分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三、理解感悟
    1.自由读课文重点部分(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画出相关语句,仔细读一读,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些句子的意思。
    (2)作者的发现分为几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梦中飞行——为什么会飞行——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和作者大胆的猜想。)
    2.再默读这部分课文,思考:
    (1)作者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产生过哪些问题?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画出有关语句,仔细读一读,看看这些问题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作者有怎样的表现和内心活动?画出有关语句,仔细读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交流。
    4.教师重点引导感悟作者的求知若渴、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丰富大胆的想象。
    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作者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6.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指导:
    (1)作者是个充满幻想的孩子,如:12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儿就能飞到哪儿。”
    “哈!我总算弄明白了!……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十个月。”
    (2)作者是个爱寻根究底、勇于探索的人,如:
    “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老师……等你们升入高年级,老师课上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嘿!终于想出了眉目。”
    (3)作者是个幽默豁达的人,如: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世界上所有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总伴随着驱逐和迫害。”(这是个重点、难点,要指导学生举例来理解:比如哥白尼、阿基米德等为科学事业遭受迫害的故事。)
    以上这些句子,要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激发热情
    1.你在生活实践中有过什么发现吗?说一说。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今后在学习、生活中会有所改变吗?会怎样做呢?
    五、拓展练习
    搜集科学家童年有趣的故事读一读。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中的成语。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9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