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文章】《钱学森》课堂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己读,大声读
生: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师:读完了,你知道这里的“他”是谁?
生:他是钱学森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会写钱学森的名字吗?那就请你将他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
生:(走向黑板)板书---钱学森
师:字写得不错,大家了解钱学森么?把你了解的说说看.
生:他出生于1911年
师:哦,你知道他的出生。
生: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师:他的祖籍是浙江杭州
生:他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师:是的,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也查了资料。(课件出示图片)他就是钱学森,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文字。念
(课件出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生: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师: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今年的10月31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但音容犹在。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这位伟人,再来呼唤一下这位伟人。念----
生:钱学森
(用“感动中国”给钱学森的颁奖词导入,再结合学生课前的了解,为学习人物奠定了基调:这是一位不重名利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斯人已去,但音容犹在”,更让学生急于走近这位伟人、了解这位伟人。)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生字新词都掌握了么?拿出本子,同学们,提笔就是练字时,注意写字的姿势,每个词语我只报一遍,请注意听。
(生默写生字:额头赴美留学富裕诚恳贡献)
师:听写好了,请打开语文书对照批改,同桌交换一下。批改的时候注意两点:第一、看他的字写得对不对,第二、看他的字写得漂不漂亮,把你认为写得漂亮的字用圈圈起来。明白没有?
(生交换批改听写本)
(这个环节在潘特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虽然不“热闹”,但是很实效。我相信潘特平时也是这么培养他的学生的。生字词在课内就要学会,“只报一遍”学生必须专心听;互批关注正确与美观,对生字的基本要求很明确。这个方法值得中高年级老师学习。)
师:好,同学们看黑板,我感觉我们南化四小的学生字写得非常漂亮,不过大家在默写字词的时候有两个字写得有点问题,请看黑板
(板书----裕)
师:这个字,右边是什么偏旁?
生:衣字旁
师:其实这个字非常有意思,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左边是---(衣服),右边----稻谷,想到了什么?想到那个成语?
生:丰衣足食
师:是啊,有衣服穿有粮食吃,丰衣足食了就----(富裕了),富裕什么意思知道吗?谁来说说看?
生:就是生活很美好,丰衣足食。
(“裕”的教学很精彩,丰衣足食,既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巧妙自然。)
师:好的,大家翻开课后生字表,把你刚才在写时写错了或者写得不好看的生字再好好地描一遍。
提示:有选择地描写,尤其是听写错的或者是难写的描一描。
(生描写生字)
师:文章读了没有?能把文章读通顺吗?
生:能
师:很好,就要这样有自信。这篇文章共有七个自然段,你最有把握读好的是哪一段,或是你最喜欢读哪一段,等会就请你读这段。自己先看看。1234
(生自由默读课文)
师:谁第一个站起来读?这个男孩子,你读哪一段?
生:第一段,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得这么样?好在哪里?
生:好,很有感情
师:正确流利,很有感情。读得确实不错。还有谁来读?
生:第一自然段
师:你为什么也想读第一自然段?他都读过了,你为什么还想读?
生:因为第一自然段写出了钱学森十分急切的感觉。
(生读第一小节)
师:你叫什么名字?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不错
师:的确,读得很好,确实读得不错,还有谁想读读?你举手了你来读。
生:我想读第五自然段
(生读课文第五段)
师: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我觉得这一段体现了钱学森非常有知识,连美国等国家都非常想要他。
师:好的,这篇文章共七段,刚才读了两个自然段,其他自然段还有没有同学想读的?
这个女孩子你来读,你是中间第一个举手的。老师要表扬你。
生:我想读第七自然段。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说说看你为什么读这段?
生:因为这段写了钱学森从美国回来后为祖国作出的卓越贡献。
师:其他同学呢?书都不想读了?
生:我想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说说看你为什么想把这段读给大家听?
生:因为钱学森尽管在美国待遇优厚,看他还是想回国,说明他十分有爱国情怀。
师:恩,有没有想读的了?最后一次机会,给这个女同学
生:我想读第四自然段
师:有没有想说的?
生:我觉得这一段体现了钱学森的十分爱国情怀。
(我发现潘特在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时有两个特点:
1.你想读哪一段,说说为什么想读这一段?这其实是训练学生概括段意和理解关键词句的能力,但是老师却不露痕迹。
2.读过之后说说自己读得怎么样。我们常常采用的是读书后互评,殊不知自评能力也很重要。在自评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
师:看来我们六(6)班的同学真的不一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读得通顺,说明你们预习得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其实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看到这个题目你就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
生:钱学森
师:写钱学森这个人的,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对于写人的文章我们已经不陌生了,这册书上,我们已经学过了?翻到目录
生:郑成功
师:是的,郑成功就是写人的,还写了什么?
生:船长、詹天佑、霍金
师:写人的文章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了,写人的文章都有一些相似之处,你们知道吗?
生:通过发生的事情来表现这个人物的特点。
师:你们说钱学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呢?
生:写钱学森急切回国要为祖国作贡献。
师:好的,再请人来说说。
生:钱学森急切希望回到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
师:就是讲钱学森回国这件事,也就是前面颁奖词中的“五年归国”这件事。写人的文章还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除了通过事,
生: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
师:这是其一
生:还有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背景,周围人物的具体形象来反映性格
师:这是写人的文章,在写事的时候要把人物在这件事当中的言行举止和心理作一番细致的描写,下面请大家浏览这篇文章,看看这篇文章在写事的时候写了钱学森的什么?可以用笔画一画
师:发现了没有?
生:写到了钱学森的想法和语言
师:你说了两点,第一写了他的想法,第二是语言。
师:你们在这一篇文章中,你觉得我们要抓住什么对于了解钱学森这个人是很重要的?发现了没有?1234
生:我觉得要抓住语言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抓住钱学森为国家作的贡献来体会,
师:也就是文中的哪个部分?
生:第七自然段
师:现在有两个观点,你认同哪一个?
生:我都不赞同,我觉得一个抓住钱学森急切想回国的心理来体会
师:在这个事当中,三个观点,你再来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钱学森不受诱惑,急切想回到祖国,感谢自己的祖国。
生:我觉得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
师:你也觉得应该是抓住人物的语言,你们到底是哪个观点,请你再将课文浏览一遍。
师:你还坚持你的观点吗?
生:坚持,因为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出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师:其他同学呢?有句话说言为心声。语言往往最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看看这篇文章有几次写到了钱学森的语言?
(从同类型的课文中发现写人物的文章的特点,再归纳出了解人物应该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这对高年级学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生:本文一共两次写到了钱学森说话。
师:哪里?读出来
生:读第一次语言
师:这是第一次,第二次请你来读
师:老师把这两段话打在了大屏幕上,下面就请你们静下心想着两句话,看看这两段话中,哪里给你的触动最深,你可以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请简要地写写。
(生思考)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通过钱学森所说的第二句话,我体会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急切想回国的愿望
师:你读出了两点,第一是他的爱国情怀,第二是他急切想回国的愿望,其他同学呢?
生:祖国现在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
师:大家注意,祖国现在很穷需要我们大家,这个“我们”是指?联系
生:祖国的儿女们
师:这段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对谁说的?
生:在美国时对留学生们说的。
师:这里的我们包括?
生:他自己也包括留学生们
师:他的这段话仅仅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和自己的爱国情怀吗?大家注意一下钱学森说话时的态度
生:很诚恳
师:这是一个生字新词,这是什么意思啊,“诚”能组个词么?在这里组什么词最恰当?
生:真诚
师:“恳”呢?
生:恳求
师:这里“恳求”恰当么?还可以组什么词?
生:恳切
师:那么“诚恳”是什么意思?你把刚才两个词联系一下
生:真诚而有恳切的意思
师:对谁说的?
生:留学生
师:那你读出什么来了?他的这番话中还有什么意味在里面?
生:钱学森也希望留学生跟他一起回国创造祖国的美好未来
师:哪些词给你触动最大?
生:祖国儿女
师:祖国现在这么穷,我们应该----
生:回去帮忙
师:所以钱学森说这段话的态度才这么诚恳,谁来把这段话读读
生读文
师:剩下的还有什么地方给你触动很大?
生:我从第一段话中明白了钱学森想为祖国多做点事情
师:你从哪里感受的?
生:我现在所作的一切都在做准备……
师:他说这段话时,身在什么地方?
生:美国
师:你来读读这段话
师:大家想想看,钱学森身在美国,其实他始终没有忘记什么?
生: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师:所以他一开始说—
生:我是个中国人我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师:所以尽管美国的---
生:享受优厚待遇和好的工作条件,但他还是想回到祖国为祖国做贡献
师:这两段话道出了什么?1234
生:道出了钱学森的爱国的强烈情感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两段话
生读文
师:在读的时候,同学们都关注了第一段话的人称是什么(我)?第二段话是(我们)?
这个变化你读出什么味道出来没有?我-----我们。
生:钱学森一开始想用自己的爱国情怀去感动留学生,想让他们跟他一起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师:说的很好,读书就要善于捕捉文章中的变化,这两段话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钱学森这个人很重要,文章内容我们都能看得懂,形式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就是秘密。
(同样是对钱学森的语言描写,从“我”到“我们”人称的变化绝非随意写就。潘特抓住这个变化引导学生去感悟,让钱学森心系祖国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逐渐丰满。)
师:我想这篇文章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写人的文章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特别是在表达形式上有不一样的地方,或是表达顺序上有不一样的地方,看你们能不能发现这个不一样。
生:倒叙的方法。
师:对这样的发现你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要放到前面来?
师:这段写的很精彩。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读完这段有什么话想说没有?
生:他很爱国,很想早点回国。
师:从哪里看出?
生:劈波斩浪
师:放在第一段好在哪里?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61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