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修提升教学设计能力_《钱学森》教学设计及课例研修心得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20-01-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设计(一)背景与主题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各国政府的阻扰,纷纷归国。在美国的钱学森和其他爱国学子一样,冲破重重阻扰,毅然回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时刻牢记自己的祖国,在冲破阻扰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为祖国竭诚奉献的高尚情怀,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二)教学任务三维目标教学入手,教师要思考通过本课教学,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从中学到什么,受到什么启迪,得到哪些收获。(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多音字、词语、成语、句子。(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关于人物写作的能力。(4)指导学生学习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提高学生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学习方式,领会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描绘、表述等方法赏析妙词佳句,感知文章内容,掌握写作方法,把握文章主旨。

(3)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使学生对钱学森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理解文章重点、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要求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2)体会科学家钱学森拳拳报国之心,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为报效祖国满腔热血、无私奉献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责任、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反思与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不要孤立地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或简单把三个目标叠加,而要将“三维目标(即三个维度)”融为一体,树立‘以知识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中。(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生字、新词,理解成语、句子,掌握写作方法。2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爱国、报国之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引入课文: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科学家?请写出中国5位科学家的名字。2、出示卡片:蔡伦、祖冲之、毕升、沈括、李时珍、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邓稼先、钱三强等。3、今天我们要给同学们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板书:钱学森。4翻开共和国的年谱,我们清楚地看到,从1956年到1968年,短短的12年间,中国在一无资料、二无技术,经济基础薄弱,外国专家突然撤走的情况下,自行设计、制造,试验并成功地发射了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巨大的成就,都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钱学森。   (七)初读课文1、板书生字,读、写、组词: é    fù   yù  kěn   gòng   额    赴    裕    恳     贡     额(数额,额头,金额);赴(奔赴,赴会,赴宴);裕(富裕,宽裕,裕安);恳(恳切,诚恳,勤恳);贡(贡献,贡品,朝贡)。2、新词:广阔无垠、水天一色、一望无际、顶天立地、半途而废、孜孜不卷、博览群书、勤能补拙、魂牵梦绕、稳健、优厚、富裕、袒露、诚恳、眺望。2、多音字:(将领)        着(着火)将(将要)        着(着眼)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指名朗读课文,轮流朗读,互相评议。5、提问: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受。(八)细读课文,理解感悟,难句解读,交流理解:1、要求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感悟。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解读,帮助学生理解。 

123课文内容 解读理解 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了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的不是轮船的平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从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希望、火箭等词语,反映了钱学森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情。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反映了钱学森多年以来,对祖国解放的渴望,以及对建设富强的新中国的热望。表达了巨大的爱国情愫。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钱学森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成为国际顶级、举足轻重的科学家,这句话反映了钱学森地位的重要,以及他回国的重要性。

 3、针对钱学森冲破阻扰踏上归国航程等关键性事件,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九)课文结构与分析:1、环绕主题:围绕钱学森拳拳报国之心与爱国情怀,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满腔热血与无私奉献精神。2理清脉络:课文写作通过7个自然段5个层次,脉络清晰钱学森乘巨轮归国---在美国时刻不忘祖国---新中国诞生后渴望归国----冲破阻扰踏上归国航程---回国后做出巨大贡献。3、生动具体:通过情境与人物心理描写,具体生动。(十)拓展延伸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新中国成立时,众多爱国学子冲破阻力毅然归国,为新中国建设奉献力量的历史背景;

 2、收集我国航天事业、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发展过程资料,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十一)作业设计:1、解释词语:水天一色   半途而废   孜孜不卷   勤能补拙    魂牵梦绕2、造句:稳健---      稳重---     眺望---   遥望---    诚恳---      勤恳---     贡献---   贡品---3钱学森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如何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4、通过报纸、网络、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一位家乡名人,写一篇人物习作。(十二)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遵循"自主、合作、乐学、创新"的教学模式,结合"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通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学习方式,领会课文,引导学生品读描写钱学森行动、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语句,让学生感悟钱学森拳拳报国之心与爱国情怀。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老师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引入课文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全程参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存在问题: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一是未能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特征开展教学;二是没有课文教学检测设计,缺乏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学习现代教学设计理念,运用现代学习论、教学心理学和媒体技术等系统方法,加以改进提高。 二、课例研修心得    课例研修作为一种重要的行动研究方法,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促进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周卫老师《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教师如何开展课堂观察》的讲课,使我对课例研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课例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什么叫课例?课例是真实的教学案例,是对课堂教学中含有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2、课例研究的意义:(1)课例研究是教师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2)通过课例研究”,为研究人员与教师合作研究,提供了实践反思、对话交流、分享经验的平台。 (3)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教学相长的阶梯。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4)以课例为载体的研修,克服了以往通识培训、技能培训学科缺失的不足。3、构成要素:课例由哪些要素构成?周卫老师《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讲课中提出课例四大构成要素:背景与主题、情境描述、问题讨论、反思与诠释。(1)背景与主题:在《钱学森》一文中,通过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纷纷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一历史背景,点明了钱学森等科学家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这一主题(2) 情境描述:《钱学森》一文环绕爱国主义主题,通过钱学森乘巨轮归国---在美国时刻不忘祖国---新中国诞生后渴望归国----冲破阻扰踏上归国航程---回国后做出巨大贡献的情境描述,脉络清楚,生动具体;(3)问题讨论:针对钱学森归国关键性事件,组织学生深入讨论,进行交流。       (4)反思与诠释:实践反思,理性解读,超越经验。(二)课例研究的三个环节:1教学设计,备课说课: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表达个人的教学观念、关注的焦点以及对学生需求的了解与对课程的理解;通过教学设计,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理念。在钱学森》一文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提出,实现教学目的。2、课堂观察,上课观课:搜集课堂教学资料,通过集体听课评课、相互听课评课、网络议课交流等多种形式,分析教师实际教学行为,弄清教师教学理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3、反馈会议,说课评课:通过说课评课,找出教师实际教学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原因,提出改进策略;针对不足,提出新的教学理想和设计,继续观察、分析和改进。(三)摈弃传统教学模式,革除六种教学弊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与课例研究中,要注意摈弃传统教学模式,革除六种教学弊端:1、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教学。2、以课本为范围的狭窄教学。3、以接受为根本的被动教学。4、以操练为方式的机械教学。5、以划一为标准的禁锢教学。6、以知识为立意的浅层教学。(四)坚持教育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通过“国培计划”的培训学习,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与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1、在教育理念上,要创新思维:(1)要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2)运用系统方法开展教学设计;(3)探索对话性的教学形式;(4)寻求多学科的教学整合;(5)倡导自主性的学习方式。2、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3课例研修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

理论上的研究,而在于教师教学实践本身的改进。在研修活动的过程中,

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

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1234、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倡导以下六个方面:(1)既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又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2)既倡导学生独特体验,又注重教师的科学点评引导;(3)既倡导关注学习过程,又注重学习的结果评价;(4)既倡导课堂生动活泼,又注重扎实的书面能力训练;(5)既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又注重学生的独特探究;(6)既倡导教学要联系生活,又注重教材的开发使用。 培训是有阶段性的,学习则是终身的。我将以此次培训作为一种动力,学以致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6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