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2.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2、导入:同学知道播放的是什么吗?对,就是安塞腰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描写黄土高原上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的文章——安塞腰鼓(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读中纠正读音错误。
3、交流词语意思。(根据课堂情况相机处理)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全班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赞美了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2、根据时间顺序,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
鼓响前(1——4自然段)
腰鼓表演(5——17自然段)
腰鼓停止(18——20自然段)
3、你找到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句了吗?
(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句话出现了几次?你知道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什么吗?(反复)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己小声读第一部分内容,同学们,此时你觉得:这是       的安塞腰鼓。(安静、呆呆的、蓄势待发)
2、齐读第一段,读出“静”的感觉。
3、过渡:安塞腰鼓真的这么安静吗?下节课我们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黄土高原上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段  腰鼓表演
1、、呆呆的腰鼓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上节课我们讲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我们说这种修辞手法叫?(反复)
3、那么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里?(板书:好!)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同时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安塞腰鼓的“好”。
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给我们作了介绍。(引导回忆并板书:场面、声响、后生、舞姿)
4、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同时考虑:你最喜欢安塞腰鼓哪一方面的“好”,再细致地读一读那部分内容,勾画出重点词句词句,并简要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出示学习要求)
5、集体交流:
a、壮阔的场面美
(1)(出示:第6自然段部分内容)(指导理解比喻、排比句)
    ( 仿写练习:          一样,是          。)(出示图片)
播放范读视频,指导朗读,学生齐读。
(2)黄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此时,你想说,(出示:这真是        的安塞腰鼓!)123
 (3)引读第7自然段。指点:这段话里,有三组反义词,知道作者用意为何吗?(形成对比,突出安塞腰鼓热烈、奔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安塞腰鼓真是充满了神奇的魔力,难怪作者说:(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
b、沉重的声响美
 (1)指导两个比喻句:说明鼓声怎样?(有着巨大的力量)
      那么,此时你又想说:这是        的安塞腰鼓!
(2)指名个人读第9、10自然段。师: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
c、击鼓的后生美
(1)这是怎样的一群后生,课文是如何描写的?
(2)看到这些击鼓后生,让人有怎样的感觉?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黄土高原才养育了这样的后生,听听范读(出示诵读视频)。
理解“元气淋漓”。追问:你从课文哪里可以感受得到后生们的“元气淋漓”?(联系12自然段内容及“茂腾腾”加深理解)。
(4)这样生命活跃、强盛的后生,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所以作者再次感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咱们请一组同学读一读。
d、变幻的舞姿美
  (1)这是怎样的舞姿?说说。(出示图片)理解“叹为观止”(说说近义词)。
  (2)播放第17自然段范读。  此时,你感受到,这是        的安塞腰鼓!
6、练习说话: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     ,你看(听)                   ”(出示)句式说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三、学习第三段  鼓声止息(机动处理,根据时间安排)
1、安塞腰鼓喧腾、热闹,可是当鼓声戛然而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后文)指说。
2、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静) 作者为什么描写此时的静?(点明:课文开头也是描写的“静”,它们的作用相同的。)
3、齐读。理解: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意思。(表明对明天充满希望)
四、总结全文
1、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给我们鼓舞,给我们力量,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难怪作者一再地赞叹。(出示反复的四句话)齐读。
2、能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为什么在课文里反复出现?
附板书设计:            
                                   场面
        14、安塞腰鼓       好!    声响
                                   后生123
                                   舞姿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43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