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_《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理解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2.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感悟巴金伟大的人格魅力,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一,导入:
1.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巴金爷爷的《给家乡孩子的信》,学习了第1,2自然段,你知道巴金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信的,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巴金
2.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学生齐读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让我们再次走近巴金.一位诗人在《敬寿巴老百岁》中这样写道:
出示(指名读):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巴金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巴金评价自己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一个怎样的巴金.
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巴金爷爷的爱,感悟生命的意义.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
2.组织交流:
(1)巴金是普通人吗 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2)巴金一生写了千万字的作品, 他写作的动力来自哪里
从这句话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巴金.(爱祖国,爱同胞)
是的,巴金对祖国和同胞充满了真爱,充满了深情,他曾多次表达了他的这种感情,老师课前发现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中就有这样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你觉得巴金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说说理由.
(3)巴金爷爷对生命的意义又怎样的感悟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
引导学生体会"终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深情叙述:这就是巴金爷爷,他生长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心也受到创伤,但在苦闷中,彷徨中却一直在思索,在追求生命的真谛,87岁的高龄的巴金用一生的精力悟出"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是一种深刻的感悟,是一种"大智大悟".
指导读出巴金的不断思索,努力追求. (指名读,齐读)
(4)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 (板书:生命开花结果)
教师引导:"花费"可以换成什么词 (奉献,给予,付出)
板书:奉献
"花费它们"中的"它们"指什么
所有的这些,都凝成一个字,那就是——(板书:爱 )
指着黑板说:奉献爱,就是巴金爷爷心目中的"生命开花结果".奉献的人生才是开花结果的人生.
(5)你认为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而结果了没有,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献出了爱和情感,为祖国和人民写出了许多作品,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生命之花开遍了祖国大地.作品催人奋进,唤醒了一代青年……)
出示补充资料:(指名读)
★巴金义务当了14年总编辑,帮助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壮大了文学队伍.
★身为中国最杰出,著名的作家,巴金却不愿意拿国家的一分钱工资.
★巴金曾不止一次不留姓名地给希望工程捐款,受灾难民,慈善机构.
★巴金把自己几万册的藏书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结合补充资料,学生再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小结:巴金爷爷的生命早已开花结果,可是巴金爷爷在信中,还希望自己的生命开花,要珍惜有限的一分一秒,想象这个"珍惜"背后的画面!你看到巴金爷爷在干什么
(尽管疾病缠身,提笔困难,仍然坚持给孩子们写信.不论坐在轮椅上,还是躺在床上, 90岁的巴金还要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123
师:即使是一分一秒,巴金爷爷也要让它——开花结果.珍惜的背后是巴金的永不满足和博大的追求!)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轻声读读第5自然段,巴金爷爷对孩子们提出了什么希望 你从这希望中读出了什么
四,总结拓展
1.总结:读了这封信,我们深深知道,巴金爷爷一直用行动告诉我们(引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活着就是——为这个社会增添光彩,他的生命在不断地——开花结果.
这是一个怎样的巴金
巴金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2003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出示颁奖词: ( 教师配乐朗诵)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就是这样一位有着伟大人格魅力的老人感动了许多人,也影响了许多人
图片展示,师叙述: 汶川大地震中,展开双臂舍身护学生的谭千秋老师;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身先士卒的护士长叶欣;13年如一日无偿照顾孤寡老人的社区民警徐兆华 ;中国首善陈光标,一位最有爱心的企业家……在音乐中播放一连串奉献爱的画面,教师旁白:这些都是普通人,还记得巴金爷爷说自己是普通人吗,他是想告诉我们普通人的生命之花一样可以绚丽夺目.
出示口头填空:
当同学们碰到难题时,我 .
当好朋友心中烦恼时,我 .
当 ,我 .
五,小练笔
读完《给家乡孩子的信》,同学们一定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示,把感受最深的写下来,可以谈怎样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可以谈怎样奉献爱,让生命开花,可以谈怎样写好习作……
板书设计: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奉献爱 生命开花结果

教后感言:
这次参加六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从设计教学方案到最后的课堂展示,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洗礼,一次提升.回望整个活动的过程,我的心灵更是丰润饱满了许多,充盈心底的是对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深深感悟!
1.提高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桥梁",教师只有钻透教材,才能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展开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这次研讨活动中,有老师们的说课,上课,每一次都能给人以启发.随着研讨活动的推进,我觉得自己对《给家乡孩子的信》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全面,这样集思广益,不断推敲,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效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成长,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多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把学生推到学习的舞台上,每一个问题都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感悟,把教师的讲解变成春风化雨,画龙点睛式的指导,点拨,推动.这节课上,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感悟到巴金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文学大师,一个功成名就的杰出人物,走过了辉煌而伟大的一生,读出了人物谦逊的品质.从搜集到的巴金的话语中感受他内心对祖国和同胞炽热的情怀,无私的大爱.教师没有太多讲解,只是在倾听中点拨,引导,而学生的发言却更加热烈,见解更加丰富.我想,这是因为舞台给了学生,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个主角,学习变得更加主动.123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堂上,学生会学习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途径.因为学生会学就愿意学,乐于学.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书做批注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高年级对学生有这样的读书要求.课堂本就属于学生,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思考,批注,给予学生独自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学生在静静地阅读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次活动中,有的老师就引导学生采用了这样的读书方法,从学生的发言中明显地感觉到学生读得比较深入,教师再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得就更加深刻,透彻.这样读读,写写,悟悟,说说,学生不仅学会了阅读,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作为六年级学生,还要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学会筛选,整理资料,有效地利用资料,要提出质疑并学会思考……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多指导,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活动,不仅收获了对高效课堂的深深感悟,还被老师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尤其是教研室吴老师始终与大家在一起,从对教材的解读,到教学设计的修改,一直到最后的课堂展示,她总是耐心地带领大家一起探讨,研究,听取大家的意见,提出了很多创造性建议,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给予了极大帮助.她还鼓励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学习的空间,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相信只要大家不懈努力,高效课堂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43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