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谈话导入:
板书:柳。同学们,谁来谈谈你在哪儿见过柳树?看来,在我们这儿柳树是极其平常的一种树。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写了一棵柳树,它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板书课题)
一、预习汇报,质疑问难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文章写了柳树的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互补,最后板书:样子、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学习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们就要先理清文章写了景物的哪几个方面。
有哪些地方读不懂?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1、学习柳树本身的特点。
为什么说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呢?我们先来看看这棵柳树的样子。
出示文字。“这株柳树大约两合抱粗……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请你仔细读读这段话,想想看,这株柳树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抓住重点词句:“两合抱粗”(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与合班教室比较)、叶子绿得苍郁(引导学生与平时见过的树叶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柳树的特点是:粗大、茂盛。
谁能用读的方式,使我们眼前看到这棵茂盛的大柳树?
指生读。
指导读。师:老师读第一句,请你们注意听,我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会儿你读的时候,也把相关词语进行强调。
谁能用读的方式,使这棵柳树撑立在高原之上,撑立在我们面前。(及时鼓励学生)
2、结合生长历程及环境,体会柳树的顽强。
(1)就这样一棵茂盛的大柳树,怎么会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程度呢?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一片绿阴。”
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六、七自然段,看看命运给了哪些致它于死地的打击。(小组学习)
学生汇报:干旱、寒冷、高原风雪、雷轰电击
(2)想象环境恶劣。
师:这哪是一般的干旱,这哪是一般的寒冷!请同学们微微闭上眼睛,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我们乘坐着时空隧道,来到青海高原。这儿的地势好高呀,平均高度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泰山顶峰高度的两倍。眼前是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远处是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这儿的气候非常恶劣,有时夏秋两季一滴雨都不下,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偶尔雷电轰鸣(放录音);冬天来了,温度在零下十多度,大雪纷飞,北风呼啸(放录音)……你们看到这棵柳树了吗?什么样子?(生谈)
师:它在坚持。(它在熬,它在挺,它在和死神抗争)
师:这棵柳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的推毁,一次又一次地起死回生。它坚持着,它奋斗着,它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著名作家周国平说得好“苦难是大美!”正因为这株柳树饱受致死的打击,忍受住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最终才长成了一株茂盛的美丽的柳树。
(3)面对着这株柳树,此时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来读。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这株柳树……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3、拓展:
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柳树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三、总结学法,再次质疑12
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要读书看写了景物的哪几个方面,然后再品读,抓住语言文字体会特点,最后整合全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
青海高原一株柳
       生长环境       恶劣
柳树   样子           茂盛大         神奇(敬畏)
       生长经历       起死回生
        方面          特点                  感情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43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