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体会故事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民间故事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 民间故事经代代人的口口相传,许多故事我们已耳熟能详了,今天,我们也来聊一聊叶圣陶先生改编的这篇民间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2,告诉老师,我们应该去聊些故事中的什么 (板书:情节,人物,感情)
二,梳理人物关系
1,要说故事就是围绕一连串的人物展开.这个故事,写了哪些人物 自读课文,交流.(板书:牛郎,兄嫂,织女,王母,老牛,喜鹊.)
2,中心人物是谁 (牛郎)
3,让我们聊聊牛郎与其他人的关系.(此处让学生随意说)
(1)与兄嫂的关系不好.(朗读课文该处.然后反衬,与老牛的关系好.)
(2)与老牛的关系好.(也找到相应段落,读读.)
a对牛好: 照顾牛的吃喝;(周到)
b牛报恩:给婚姻,给牛皮.(补充叶圣陶的名言: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c为什么是牛而不是马 中国是农耕文化,牛是半动物半神的.
(3)与织女的关系:甜蜜,美满(由于两个人是主角,一会儿我们再细细聊.)
(4)与王母的关系:王母是个破坏者.找到相关段落读.
4,对人物归类.(边板书边补充上面的板书)
(1)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神".(板书)
(2)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间,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天上".(板书)
(3)人与天要建立联系要有个桥,就是老牛,喜鹊.
(4)找到喜鹊搭桥的段落,一起读一读.
(5)文章表面是喜鹊搭桥,其实,还有一座隐性的桥,就是老牛.有了老牛,才结成了牛郎和织女的婚姻;有了老牛,才有了牛郎上天追织女的可能,也才有了那鹊桥.
5,师小结:民间故事特点一: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从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异想天开的成分,老牛做媒,喜鹊搭桥就是表现.
二,概括故事内容
借助人物关系,从内容具体说说《牛郎织女》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体会故事感情
1,过渡:民间故事最终要表达的事故时的情感,故事不感人谁还会讲下去 题目是《牛郎织女》,咱们就在两个人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走.
2,找到两个人"相识"的段落读读.
(1)"决心"是指对某件大事的重要选择 .作为天上人,织女"决心"的后果是什么 (板书"决心")
(2)让我们听听与织女一同下凡的其他仙女会说些什么
小结:仙女们说得句句是实,织女难道不知道这些道理吗
3,学习"相守"的段落.
(1)织女的"决心"换来的结果是——读课文.
(2)他们结婚后的生活,用文章中的一个词形容,叫做 (板书"美满") 注意,文中说"挺美满".你耕田我织布,虽苦也甜,让我们分享他们挺美满的爱情!(课件:播放歌曲,背景是"织布"图——"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人都是勤劳善良的人,不愿意再受压迫,愿意追求幸福.
(3)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也算相濡以沫,他们有了一子一女,可是锦上添花.让我们怀着这份美满的憧憬齐读第六段,祝福着一家人.12
(4)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子说,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既然我们彼此救不了对方,不如自己各自安顿好自己,寻找出路.当王母娘娘给他俩隔开的时候,牛郎选择的是放弃还是有决心追回来.
①看看牛郎的"决心"——"心急如焚"."心急"表现在哪 老师试着讲,体会急."如焚",为什么"如焚"
②天河波涛汹涌.师朗诵"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课件:音乐.心急如焚,不如说心如刀绞.)
(5)从此,——引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想象两个人的决心,任选一个角色,说说隔岸相望的他俩会怎么诉说.课件:
(1)牛郎对织女说:
小结:听听织女的决心,正如黄梅戏《牛郎织女》唱的:纵然把我化成泥,心与人间不分离;纵然把我化成灰,织女仍是牛郎妻.
(2)织女对牛郎说:
小结:正如话剧里的歌词:谁知道天长地久何时了 谁知道离恨年年有多少 度尽了长岁,好难得这七夕良宵;却又是无限悲愁相逢在鹊桥.
6,两人尽管有这么大的决心,毕竟一年见一次面,你怎么理解这个"美满"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小结:难怪有人说,神话是文学的母亲,让我们不尽想象;也有人说神话也是人类的宿命,给我们生活的原本状态.正因为有缺憾,我们才有决心追求美满.这是民间故事的特点之二.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43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