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说的学成必归下一句是什么_《钱学森》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这是当年美国的海军次长对一位华人下的评语,他不是别人,正是本文的主人公――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优厚的待遇、先进的科研条件甚至生命的威胁都没能阻止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本文的一些写作特点
  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课文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时间顺序,作者从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段经历。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文中钱学森的两句话是全文的关键句。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作者紧紧扣住他对祖国执著的爱来为这一中心选材。组织材料又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其中不乏精彩的镜头,使人物形象显得比较生动,增强了感染力。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人的爱国之情。让学生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用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一定也必须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其学会,而且要使他乐学、会学、善学。因此我制定了几下几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对钱学森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抓住人物语言、神情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评语言,学习抓住人物语言、神情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三)教具准备:
 歌曲《我的中国心》 钱学森图片
  二、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怎么坚持“以人为本”和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呈现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使教学互动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我采用了朗读法、质疑法。
  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学生对文章人物品质的感悟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了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
  2、说学法
  学生学习语文,如何在学习中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学习上有一个方向,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比较法、讨论法。123
  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需要学生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精彩的句子,从而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讨论法:教师尽情的展现自我的教学机智,利用一个词语或文中的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势必造成思辩的课堂气氛,在讨论中理解课文的中心,深入作者的思想境地,可以说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激发兴趣
 1、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
2、这一堂课请同学们认真地读2-6自然段,想一想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话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教学一开始,直奔主题,通过检查预习让学生来感知全文,鼓励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为成功的课堂开了一个好头。)
二、精读课文,体会爱国之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句子
2、交流体会
过渡:文中钱学森的哪些话、哪些做法打动了你?为什么?
(1)  出示第一句:“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a、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b、身在异国他乡,心系祖国人民。时刻魂牵梦萦着自己的祖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谁来唱一
唱着这首《我的中国心》,你感觉怎样? (激动!自豪!兴奋!)
是的,无数游子哼唱着这首歌,一遍遍深情地呼唤着祖国的名字。同样也唱出了身在美国心系中国的钱学森的心声!
c、此时此刻,你觉得身处美国的钱学森会怎样地说这一段话(个别读)
(如何弘扬语文的人文性,用高尚的情操教育人,感染人;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教学的难点。从学生想起一首歌中预感到高潮的到来。于是紧抓这一难得的资源不放,先是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营造氛围,接着生成话题:“唱起这首《我的中国心》,有一种怎样的感觉?”歌以咏怀,言为心声!妙哉!下面又紧赶一步,趁热打铁,让学生****朗读钱学森的心声,声情并茂!群情激昂!何故?潮已起,如何挡得住)
(2) 出示第二句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点拨:不嫌祖国穷,始终想着回国;回祖国的心情很急切,天天盼望)
a、 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b、 对谁说的?
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
(激动!诚恳!坚决!坚定!果断!)
体会得很好。请你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巧用换位,“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钱学森当时的激动、诚恳、坚决、果断。通过这样的两次推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和钱学森的心就贴得越来越近,这时的情是真挚的、实在的,所以这时的读是入情的、到位的,就没有一点浮泛之气。】
3、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读第三小节,看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123
生:从“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看出他思念家乡。
过渡:(动情地叙述)年年中秋,今又中秋。钱学森有十几年没有回国了。1935年出国留学,到1949年,一共有14年没有回国了。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写给父母的家书。
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只好将思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
师: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对家乡和父母的思念)
是啊!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三、体会回国的难
过渡:既然钱学森一心要回国,为什么一直到1955年才成行呢?(美国人的阻拦)从哪里知道的?
1、请你自己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说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说明他是个威力无比的人才。
2、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
3、 你想这时的美国将领会怎么样说?(果断,生气)
4、这么多年来钱学森一直被他们阻挠,想想这么多年他们会怎么留下钱学森?请你想象一下。
(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
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
老师抓住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中“五个师”和“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两个点,直入文本的深层,直抵孩子们的心灵。“五个师”到底有多少人?老师用具体数字作了形象的说明,正是这看似简单的转换,化抽象为具体,才让学生更加震撼,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此丰富,感情才会如此饱满。循循善诱,层层剥笋,精于预设,巧于生成。】
5、  经过五年漫长的等待,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周恩来的努力下,钱学森终于获得了自由,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并出现了课文的开头一幕,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感受到钱学森是怎样的心情?
四、总结课文,升华精神
这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祖国的人民,时刻想着能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不管什么方法,关键在于运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老师的引读了创造了本节课的又一个高潮!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再添“干柴”;妙用想象,及时换位,再次引生走进钱学森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倾吐的欲望。所以这一引读水到渠成,学生们读得入情入境,铿锵有力,欲罢不行,竟收无法预约之精彩!】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1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