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杜甫传

务实强本,返璞归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

听课教师无法统计,穿插与学生之中,教室外也挤满了人。只记得结束
  时我和同学们给杜甫鼓掌的时候,听课老师也送给我一片掌声……

  执教人:严小明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日期:2005年4月23日
  教材说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教材第十二册第十五课《古诗两首》中杜甫所写的一首诗。此诗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尽情抒发了失地被收复后作者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国对民深沉炽热的爱。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古今部分词义的不同。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3、分工合作,自学自悟。
  4、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
  时代久远,让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准备:
  幻灯、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一千两百年以前,一位伟大诗人,因为高兴到了极点而流下了眼泪,他叫杜甫,认识吗?
  2、请生介绍查找的有关杜甫的资料。
  3、师:同学们,查找资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大家能常用。今天,老师将给大家带来一个惊喜,想知道是什么惊喜吗?
  今天,我把杜甫给请来了!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最隆重的方式有请他的到来!(生鼓掌!)
  4、出示杜甫肖像
  ①师:目光深邃幽远,胡须浓密有致,饱受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忽然,传来喜迅,朝廷的军队收复了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②板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③指生读
  ④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胜利的消息告诉前来听课的所有的老师吧!(学大声齐读)
  二、分工合作,自学古诗
  1、导语: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诗中!
  2、出示小黑板(诗全文),请一生读。
  3、询问学生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4、分组自学古诗,每组安排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
  5、学生汇报。
  6、师帮助重点理解以下词:
  涕泪妻子青春放歌纵酒漫卷
  并体会加横线词,古今含义的不同。
  7、知识讲解:
  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南、洛阳在河南,跨越了三个省,诗人却觉得非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可以看出?(引生说杜甫心情很高兴。)李白的一句诗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哪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生读诗,并把意思连贯说一说。
  9、用一个词表示杜甫当时的心情。教师送词并板书:喜极而泣。
  三、悟境读书
  1、导语:杜甫不是爱哭的人,但在写这首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
  2、出示挂图(战马、铁蹄、国破山河),播放音乐加以配合入境。师:看到了什么?
  哪些人倒在了敌人的铁蹄之下?
  3、导语:此时此刻,深入正在抒发着自己关心国家国心民生的壮阔胸怀!
  4、幻灯出示杜甫《春望》,请生配乐朗读。
  5、师渲染气氛: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儿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心,你们说,他流的是什么样的泪?(悲伤、愤怒)
  6、师:现在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了,你们开心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呢?(喝酒、放歌、流泪、写诗……)12345
  7、请生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再请生评价。
  8、全班配乐读诗(一人一句);教师参与其中示范朗读;生齐读。
  9、杜甫的家乡在哪?(洛阳)
  师介绍洛阳并幻灯出示司马光《洛阳看花》,让学生感受洛阳之美。
  10、导语:洛阳美吗?想不想到洛阳走一趟?请生读最后一句,请小组读最后一句(评:到了巫峡),请大组读最后一句(评:到了襄阳),请全班读最后一句(评:洛阳到了!)
  11、导语:同学们,洛阳真美,你们看见了吗?
  12、让学生做动作(踮起脚看),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13、请一生上讲台说看见了什么,并作指导。
  14、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看到的洛阳美景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15、学生读自己描写洛阳美景的句子
  16、导语:杜甫曾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不美也是自己的家乡啊!更何况,洛阳如此之美,也难怪杜甫听到胜利的消息会高兴的流下泪来。
  17、再次齐读全诗。
  四、延伸发散
  1、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人高兴得流泪的事?(提示:奥运健儿领奖时,台湾同胞大陆同胞团圆时)
  2、引导说出共同点。
  3、导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运动员所有的辛劳都得到了肯定,他流泪了。
  台湾同胞和大陆的兄弟姐妹分散了几十年,日日盼,夜夜盼,终于欢聚一堂,所有的期盼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圆满之前,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或者是煎熬。想一想,这里,杜甫也高兴得流泪了,在朝廷军队收复失地之前,杜甫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4、生:讨论回答。
  5、导语:同学们,现在杜甫再也不要过这种滇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他能不高兴吗?他能不流泪吗?
  6、让学生带着充分的情感背诵这首诗。
  7、再看一眼杜甫,想对他说些什么?
  8、生说话训练。
  9、小结:
  对于每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好历史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爱国的人来说,杜甫应该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偶像!
  让我们再次用最隆重的方式表达我们对杜甫最崇高的敬意!(生鼓掌)
  下课!
[1] [2] [3] [4]  下一页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圣。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
  (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纠正字音,教师重点强调以下字音:涕:读t ,不读d ,还:读hu n,不读h i。)
  2、提出读不懂的语句。
  三、理解诗句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12345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
  四,了解内容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多年战乱,祖国重归统一的欢快心情)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胜利喜讯后的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从中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这首诗同《示儿》一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都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
  五、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学习生字
  “洛”,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边是三点水旁。
  七、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八、布置作业
  预习“基础训练1”。

  板书:
               涕泪满衣裳
               漫卷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放歌须纵酒  极度的喜悦心情
               即从……
               便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一、揭题,知背景。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2、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重点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
   3、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板书:杜甫)出示图片。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能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对,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被誉为诗圣。)那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看来,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板书:知背景)
   (激情创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晚年的遭遇吧!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国家危难之时,这位爱国诗人即使对着春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
   忽然,传来了喜讯,“忽传收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人生第一首快诗——12345
  二、初读,读通顺
   1、配乐范读。
   2、大家喜欢这首诗吗?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生字。这句诗能读准吗?“却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再读,明诗意。
   1、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
    小结:看来过去的学习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2号同学把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交流。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读懂的地方?
        (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过渡:看来,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把诗意弄明白了。(板书:明诗意)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四、细读,悟诗情。
  (一)从哪里看出“喜欲狂”?
    过渡:诗人欣喜若狂呀!从哪里能体会到诗人的这种喜欲狂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味一下。
    1、学生自由体会。
    2、集体交流。
      a、“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悲喜交集。指导朗读。)
      b、“却看妻子、漫卷诗书”(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爱书如命的他居然也随手狂乱的卷起诗书与大家共享快乐。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导朗读。)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放”字和“纵”字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52岁的诗人,既不适合放歌,也不适合纵酒,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当诗人想到,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做伴还乡、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
      d、出示三峡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的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在这里诗人却这样说,你怎么理解?(归心似箭、喜欲狂)
    3、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4、指名读。
  (二)为什么会“喜极而泣”
   1、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的喜欲狂?这“喜极而泣”的“涕泪”里到底包含着什么?请同学们试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
   2、学生谈理解。
   3、诗人这样欣喜若狂仅仅是因为个人吗?(板书:爱国)
   4、这其中也包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呀!看课件,齐读。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强烈的情感了。(板书:悟诗情)
  五、古诗拓展
   1、老师这里有一首反映当时在国家危难之时,诗人的著名诗作,同学们想学一学吗?
   2、出示《春望》。
   3、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4、交流学习体会。
  六、总结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壮丽的诗篇。就请同学们课下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12345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知背景
              明诗意  喜欲狂  爱国
              悟诗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习这道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教学重点
  1、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㈠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㈡初读,了解大意
   1、正确朗读诗
    ①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②生评价。
    ③指导读“妻子(zǐ)”生读,师读,比较
    ④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2、在诗句中理解词语
    ①读中体会
     (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②师生讨论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喜欲狂)
    板书:喜欲狂
  ㈢细读,品诗
   1、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2、学生自由体会
   3、学生自由表达
   4、出示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
   5、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6、指名读
   7、背诵(师引背齐背)
  ㈣联系生活,激情练笔
  ㈤学一带一
  ㈥指导课外阅读

上一页  [1] [2] [3] [4]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92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