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观察 领悟 想象 行文——看图(剪纸作品)作文教学四步曲(附:学生习作)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艺术——剪纸,犹如开在农家门楣,窗棂上的山花,无声而美丽.它们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欣赏着它们,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命形态;欣赏着它们,犹如在触摸着一个个非文字的灵光符号.他们不愧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可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孩子已远离了剪纸,他们被动漫吸引,被网络迷惑,他们似乎已无暇顾及剪纸艺术之美!"画中若有戏,百看也不腻",这是不少民间剪纸艺术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个文化的传承者,我为何不能找几幅"有戏"的剪纸作品,让他们也与民族文化来一次亲密接触 况且很多的剪纸作品本身就是看图习作的绝佳素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剪纸作品,看清作品上的事物,领会作者创作意图,驱遣想象填补作品空白,并编写出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来.
2.在指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领悟其艺术内涵,在剪纸作品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中,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剪纸作品的艺术美,受到美的熏陶与浸染,从而激发他们欣赏剪纸作品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精心选择一幅"红双喜" 和几幅非常贴近学生年龄特征的剪纸作品,做成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双喜"导入,激趣授法.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请看——(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在一些婚庆场合大家一定见过它.今天,我们就再一次仔细地端详端详,看哪位同学看得最清楚.(教师板书:看清楚)谁能说一说这幅剪纸作品上都有些什么 (指名说)
师: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一对充满喜气的"红双喜",可是艺术家们为何还要以喜鹊和梅花作点缀呢 这里面又包含着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欣赏剪纸作品,不仅要看清上面的事物,还要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教师板书:想明白)
教师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点出其中所包含的"喜上眉梢"之意.
师:同学们,结婚为什么要贴"双喜"(强调双喜二字)呢 (指名说)
师:其实啊,这个"双喜"的背后啊,还有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呢!(教师板书: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啊
教师讲述故事:
明代书生方明秋,赴京赶考经过苏州,见一大户人家悬联招亲,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方一时对不出,便去京城赶考.进了考场,一看主考官出了一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方不假思索,用路上看到的招亲联为对.主考官惊其才华,取为进士.回经苏州时,见招亲联仍在,于是又以考官出的联相对,被招为快婿.就这样一副对联成就了方明秋人生两桩美事,一是"洞房花烛"二是"金榜题名".结婚那天,他并排写了两个大大的"喜"字贴在自家门前.据说,结婚时贴双喜,就从他这儿开始.
二,展示作品,丰富素材.
师:同学们,没想到这幅看似简单的"红双喜"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其实啊,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是一个生动的艺术世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作品,请同学们边看边想,用心体会,看其中的哪一幅作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最能吸引你的目光.(课件逐一出示以下剪纸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最后形成下面的浓缩图)
三,重点指导,打开思路.
师:同学们,你对刚才的哪幅剪纸作品最感兴趣 (指名说)
(接下来,教师以学生关注比较集中的作品作为重点指导对象.下面仅以"小老鼠上灯台"这一剪纸作品为例,具体说明指导过程.)1234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老鼠上灯台"这幅作品!(课件出示)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清楚这幅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 要看,就看个清楚.
(指名说)
师:一篇文章会有中心,剪纸作品也一样,自然也会有个主题.同学们都再来看看这幅作品,想一想它传达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想明白了,才算是真领会.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 (指名说,学生可能谈到团结合作,非常有趣,鬼鬼祟祟等,教师给予积极回应)
师:同学们,这七只偷油喝的小老鼠,它们是和葫芦娃一样的七兄弟,还是老鼠家族的一次集体行动 如果是七兄弟,那个冲在最前面的是谁 如果说是一个家族的话,其中哪一个是爸爸,哪一个是家族里最小的一个 那个落在最后的是谁 他们为什么要组织这次集体行动 故事的结果又如何呢
(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四,自主选材,快速成文.
师:同学们,剪纸作品是静止的,可是我们的想象却是灵动的.这里的每一幅剪纸作品里都隐藏着一个生动而又精彩的故事.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其中最感兴趣的一幅,驱遣自己的想象,编出一个故事来.(教师板书:编,写在"故事"二字之前)剪纸作品只是一个凝固了的瞬间,只是这个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幕罢了,它一定有起因,经过和结果,相信大家的想象一定会让它变得丰满起来,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下面,就请大家从以上的作品中任选一幅编写故事.希望同学们先列个提纲,将文章的结构想清楚,然后争取一气呵成.开始写作吧!(生自由习作,完成后生生交流,师生评议,然后学生修改完善,誊清上交)
板书设计:
看清楚
想明白
编故事
附:学生习作
皮皮和白白
从前,一家主人养了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和一匹可爱的小白马.小猴子名叫皮皮,小白马因为那身雪似是毛被主人唤作白白.
皮皮因为它的顽皮而深得主人的喜爱,每天吃香的喝辣的,有时候甚至跳到主人的肩膀上去玩耍.而白白呢,虽然整天驮着主人东奔西走,得到的却只是些粗粮杂食.皮皮看在眼里,心里渐渐地骄傲起来.
一天上午,主人有事情,出门了.小猴闲得无聊,便到院子里溜达.这时,它无意中看到了墙角的白白.想到主人平日里骑马时的那股威风劲,小猴忍不住也想过把骑马的瘾.但它又担心白白不听它的使唤,于是它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屋里,从墙上摘下主人的小马鞭.它想:平日里主人只要一扬鞭子,白白就会服服帖贴的.有了这"尚方宝剑",想它白白也不敢与我作对.
可事情并不像皮皮想得那么简单. 白白见它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手里还拿着鞭子,就满心的不高兴.所以,还没等皮皮到它跟前,就打起了响鼻.小皮皮可没注意到这些,只见它来到白白跟前,一个弹跳跃到白白的后背上.白白可不愿意了,用力猛地一甩,只听"啪"的一声,把皮皮重重地摔在地上,痛得它龇牙咧嘴,"吱吱"直叫.皮皮不愿善罢甘休,又一次翻身上马.这一次,它可学精了,上去后立即牢牢地抓住了白白脖子上的鬃毛不放.白白先是故技重演,但没见效.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只见白白突然两条前腿高高抬起,身体都快要垂直地立起来了.皮皮早有防备,双手抓得更紧了.嘴里还幸灾乐祸地嚷着:"今天我皮皮骑定你了!看你能拿我怎么着!"
这下白白可真生气了,他撒开四蹄狂奔起来.皮皮还以为白白被收服了呢,竟然扬起马鞭照着白白的屁股猛抽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架!架!"这时,它们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白白乘其不备突然来了个急刹车.皮皮防不胜防,一头栽进了池水里.1234
这小猴子平常都是在树上爬高上低,可是个典型的"旱鸭子".看,它在水中一浮一沉,眼见就要没命了.白白见状,连忙跳进水中将其救上岸来.
皮皮将白白如此深名大义,不和自己一般见识,再想想自己刚才的行为,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 (肖绮)
小老鼠上灯台
一天晚上,一只饥饿的小老鼠被大王派出来觅食.它东寻西找了好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丁点可以吃的.此时的它已饿得头晕烟花,四肢无力.正当它无计可施之时,突然它那灵敏的鼻子嗅到了一股香味.对!那应该是油的香味!它抬头一看,只见客厅中间的八仙桌上一盏玲珑剔透的双层油灯正在默默地燃烧着,那浓郁的香气便从这儿弥漫开来.看到这儿,小老鼠心中不禁窃喜,他恨不得现在就爬上去喝个够,但一想到大王的命令,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赶忙回去报喜讯.
鼠大王听后欣喜若狂,赶忙召集家庭成员偷油工作动员会.他拍着那个立了大功的小老鼠的肩膀说:"他为我们找到了最好的食物——灯油!那可是上好的补品.下面就让我们去尽情享受,好不好 "众老鼠齐声叫好.鼠队浩浩荡荡朝目的地进发了.
来到灯台前,小老鼠们一个个必恭必敬地列好了队,其中一只老鼠走出队列,诚恳地说:"大王,您为我们老鼠家族费尽了心思,熬白了头发,这次您一定先来品尝,这是大伙的意见,您千万不要推辞!"众小鼠也随声附和.鼠大王一听正中下怀,便虚情假意地说:"既然大伙儿这么盛情,我也就不推辞了.不过我只尝一小口,大家就按现在的队列一个接着一个,千万不可乱了秩序……"话没说完,它已爬到了灯台的第一层上.
只见鼠大王三下两下就爬到了灯台的最顶层.它不喝倒没什么,这一喝起来还真没完没了,完全忘记了那些排在自己身后的子民们.也难怪,那油也实在太香了,再说它也好久没有享受过这样的美味了.下面的老鼠一个挨着一个扒在灯柱上,一个个敢怒不敢言,只好眼巴巴地望着大王喝.也不知是它们心中担心那点油被喝完了,还是埋怨大王言而无信,又或是它们累得难以忍受,这些老鼠们都不约而同"吱吱"地叫出声来.
老鼠们的叫声把正在沉睡的主人惊醒了.他透过门缝看清了眼前的一切.他连忙学着小猫"喵喵"地叫了两声.众鼠一听,忘记了喝油,一个个吓得腿脚酥软,动弹不得.正因为有了这一幕,才有了后来的民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只狸猫来哄你." (许慧)
总评:
本课教学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一,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本次习作课的设计灵感源于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4,但教者没有把教材当成"法定文件"惟命是从,没有把教材当成圣经顶礼膜拜,而是在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与重构.应该说,教材中的四幅剪纸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刀法都颇见功力,堪称精品.从反映的对象来看,它们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各民族的多彩生活;从表现主题上说,也都是积极向上的,或反映了蒙古少年的刻苦,或体现了汉藏情深.但遗憾的是这些生活与学生相去甚远,作品中是事物对学生来说知之甚少.笔者以为,艺术作品只有贴近欣赏对象,才能进行有效地转化,才能实现到其本身应有之价值.教材上的这几幅剪纸作品,不仅是几件艺术品,它们一走进教材,便成了教学的内容——学生看图习作的素材.而看图习作所提供的图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与他们的生命律动合拍,才利于他们表达倾吐.重组后的教材变得怎么样了呢 它们的面孔不再陌生冰冷,而显得非常具有亲和力;它们与学生不再有距离,而是非常的贴近,与学生的文化背景贴得近了,与学生的认知活动更熨贴了.1234
二,体现了看图习作的教学特点.本课教学,教者为落实教学目标,分这样四步循序渐进地落实了教学,那就是:观察,领悟,想象,行文.
观察,旨在引导学生对剪纸作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此,教者强调了两点:一是突出重点,二是观察有序.
领悟,在弄懂了图画展示的内容后,教者还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画面,主要时间,主要角色,认真地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思索,体会角色的内心,精神,品质,使学生对图画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领悟中心,明白事理.
想象,如果把看图作文比做一只鸟的话,那么想象就是鸟的翅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可以使静止的画面变得形象,生动.在本次看图作文中,想象贯穿了观察的全过程,教者努力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通过想象沟通画面上形象之间的联系;二是通过想象补充画面内的必要情节;三是通过想象拓展画面外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形象;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
行文,通过上面的观察,领悟和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学生定会对剪纸作品反映的内容有丰富而深刻的了解.此时图中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已实现"声像化".学生自然会进入到写作的状态,也一定会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三,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实际.剪纸作品虽美,可她已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如何引导孩子们欣赏这些他们并不熟悉,甚至陌生的剪纸作品呢 教者在课伊始没有直接揭示本次习作的内容,而是从学生熟知的"红双喜"入手,教给学生欣赏剪纸作品的方法,而后又出示了若干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剪纸作品,引导孩子重点观察其中一幅,在老师的搀扶下经历一次剪纸作品欣赏的过程.最后教者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欣赏与创作实践.既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才是卓有成效的教学,这样的学习也才会是卓有成效的学习.
作者:李争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铜山镇驿城小学
邮编:221100
手机:13852007198
信箱:
字数:4931
个 人 简 介
李争,小学高级教师,现执教于铜山县铜山镇驿城小学,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曾获得徐州市课堂教学语文学科一等奖,所执教的习作课在全国魏书生教育思想研讨会暨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07年暑假参加了江苏省优质教育资源送教下乡活动,曾在省,市,县上公开课20余节.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五项,近两年有十余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92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