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500字左右_读《鲁滨逊漂流记》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直没有阅读过此书的全文。多年前,就听说过鲁滨逊的故事,对他有一种莫名的钦佩。常常有一定要读一读此书的冲动,便买了这本书放在办公室。
    我常常在办公室放着几本书,在工作闲暇或者周末值义务班时,便拿出来读几页,这本书就是在断断续续的时间中读完的。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1660-1731)59岁时所著,受一个苏格兰水手被船长遗弃在荒岛4年而获救的真实故事启发而成。鲁滨逊的荒岛传奇,世间罕有,让人惊叹!正如原序中所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掺杂虚幻的成分,不管怎么想,这篇故事无论是作为消遣,还是作为教训都可以说是有益的。"该书发表后收到广泛欢迎。
    其故事情节不再赘述,仅谈谈读此书的几点体会。
    鲁滨逊在荒岛生活28年,面对渺茫的生存环境,以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勤奋劳作,顽强生存,变不可能为可能。他自己制衣、种谷、圈地养羊、编框、砍树造船、晒葡萄干、搭建了两个"城堡",这一系列的创造发明似乎证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让人想起了毛泽东说过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豪言壮语。其经历让人钦佩和惊叹,给人鼓舞。面对这面历史的铜镜,让我们看到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当逃兵,就打退堂鼓,就条件反射式的阳萎,强调客观原因,而不去发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在工作上就是死气沉沉,按部就班,推一下动一下,即使拥有再优越的条件,在他们手里也会慢慢退化,不仅浪费宝贵资源,其办事效率常常事倍功半。
    鲁滨逊身处绝境,不怨天尤人,常常自我反省,对上苍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正如他自己所说:"人们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下,如果同那些处境不如他们的人相比,他们就会非常知足,人生在世也不会抱怨冲天了,而如果总是同那些处境比自己更好的人相比,他们当然就会牢骚满腹,叫苦不迭。"正是有这样的思想作主导,所以,当鲁滨逊被海浪冲上荒岛,发现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时,没有过多的怨天尤人,而是为别人都葬身大海而他一个人独活而感谢上帝,在荒岛生活的每一份收获都对上苍怀有虔诚的感恩之心,虽然这些收获都是他一个人艰苦卓绝的劳作。试想现在有些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做错了事,不是自我检讨,面对事实承担责任,更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全面的思考问题,而是怨天怨地,指责他人,自己都是对的,都是别人的错。对得到的利益、情感,不管自己有没有资格得到,都认为是自己应该得到的,都是别人应该给予的,自己相当于拣到了"天下掉下个林妹妹",该自己走运,而不是想着自己如何去付出,去报答、去感恩……这样的人,就是掉在蜜罐里,也感觉不到甜味。
    另外,此书构思巧妙,丹尼尔·笛福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鲁滨逊28年虚构的荒岛传奇写得使人身临其境,仿佛他的一切生活细节都非常真实的被我们一一看见,我们似乎可以见证他经历荒岛的风风雨雨。译者赵龙先生对作品把握全面,翻译的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二百多年过去了,感谢丹尼尔·笛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92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