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绘本|《卢沟桥烽火》教案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
3、 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
2、 激发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课文《卢沟桥烽火》课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顽强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卢沟桥烽火》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教学难点:事件本身对中国抗战的意义学生在认知上可能是个难点。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卢沟桥烽火》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文库中找到卢沟桥的有关图片学习参考,再用百度视频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七七事变》电影,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卢沟桥烽火》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 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真实,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崇敬之情,因此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感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1234567 同时,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百度图片、百度视频等,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学习积极性高,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能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 听歌曲《松花江上》。 【百度搜索】歌曲《松花江上》 2.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3、图片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百度文库】九一八事变图片
4. 卢沟桥事变的有关图片。 【百度文库】卢沟桥事变图片
5. 图片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百度文库】卢沟桥烽火图片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利用教学课件学习 【百度文库】《卢沟桥烽火》课件 3. 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相机理解部分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4. 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1234567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三、观看 卢沟桥事变片段: 【百度视频】《卢沟桥事变》片段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习字册上习字。抄写词语 (2)解释加点字 同仇敌忾 万籁俱寂 众寡悬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六、 课外作业 (1)【百度文库】今日卢沟桥图片 (2)【百度视频】观看电影《七七事变》 第二课时
一、词语复习:
1、指名两生朗读: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抱头鼠窜 两面夹击
2、分两组学生各读一列,思考:你从这两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分别写敌军和我军的)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它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4、课文中详细描写“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是(2-5自然段)。
5、“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现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讲好这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
(一)指导学习课文2—5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看看故事开头,敌我双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划出有关词句,作好批注。
2、交流:
(1)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可恶)
(2)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无理)
(3)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奸诈)
(4)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英勇)
(5)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蛮横)
(6)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狠心)
3、师评:同学们讲得非常到位,故事就因日军“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开始,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它,读出日军的蛮横无理,奸诈狡猾。(生齐读2-3自然段)
4、听了大家的朗读,让我感觉看到了这帮可恶的日本鬼子!1234567
记住这个事件的开始了吗?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将它牢牢记在心中的。谁来试试讲故事的开头吧!老师将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词出示在大屏幕上,也许对你有用。(师出示)
时间 敌军 我军
1937年7月7日深夜 全副武装 气势汹汹 大声喝问 严词拒绝
恼羞成怒 首先开火…… 立即还击 ……
师评:(1)你能够将这个故事的开头讲得这么完整,真是了不起!
(2)哎,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在讲的时候,时而高兴,时而忧愤。肯定是个爱憎分明的好少年! 【百度文库】卢沟桥事变图片
5、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故事的开头我们在关键词的帮助下,讲得很不错,大家可以按照刚才的方式,学习下面一个自然段。
(2)请同学们边读边划出能帮助你讲好故事的关键词句,可适当作些批注。
(3)交流:
第一处: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第二处: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第三处: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第四处: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学生交流的时候,可问:你为什么找这些词呢?让学生说说理由。(师评)
6、日寇狼狈而逃的当天晚上,我们的大刀队员们乘胜追击,他们(引读):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1234567
(1)对于这一部分,你又会抓住哪些词语来讲?为什么?
(2)同学们谈得真好,你能够抓住刚才交流的词语,把卢沟桥事件的经过讲一讲吗?
同样的,老师将刚才大家交流的词语放在这里,供你选用。
时间 敌军 我军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吼叫 同仇敌忾
疯狂扑来 哭爹喊娘 奋起还击
狼狈而逃 …… 举起 冒着
冲出 砍去……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 鬼哭狼嚎 手握 腰佩
抱头鼠窜 …… 悄悄进发 齐声呐喊……1234567
(3)给学生2-3分钟时间准备,然后指名交流。
师评:听了你的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日军狼狈不堪的样子,讲得不错!
我们大刀队员的英勇顽强在你的语言描述下,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禁想用掌声送给这些奋战沙场的英雄男儿,更送给你,把故事讲得这么生动!
(二)学习6-8自然段
1、引:在我军将士的全力反击下,卢沟桥重又返回到我们的手中,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引读)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动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2、什么是“生死存亡”?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体现在哪儿?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从这里,你感受到危急了吗?(三个“!”“危急”,范围扩大,不断递进,感受到当时我国形势危急)
3、正是在这危急的时刻,全国军民团结一致。他们的团结体现在:北平市民……铁路工人……各地民众、海外华侨……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词?(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五、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六、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百度文库】卢沟桥烽火教案设计 【百度文库】卢沟桥烽火资料 【百度文库】卢沟桥烽火详细资料 【百度文库】卢沟桥烽火背景资料 七、 教学反思 《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顽强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段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历史,可惜不幸的是近年来,日本有一部分人却在歪曲历史事实,不承认他们的先辈曾经在我国犯下的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甚至还美化他们的侵略战争,把他们无耻的侵略行为说成是正义的。 识字朗读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同时,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学生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学会描写生动人物的形象,刻画人物形象等。 本教案已用于实际教学,学生反映效果很好,尤其是图片和视频的加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不足之处:1234567 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还有个别学生组词时有错误。
2、部分学生重视了事件的发展,而忽视文章的写法借鉴。
3、图片、视频耗时较多。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尝试琢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八、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谭坊初级中学 姓名: 周志华 职称: 一级教师 电话: 18765665725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谭坊初级中学 个人介绍: 周志华,男,现年36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潍坊市教学能手,省级优质课一等奖,1998年参加工作,一级教师,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并且赢得了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444.html
-
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案_六年级语文《负荆请罪》教后感详细阅读
font size=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8 作者:踏浪而归 《负荆请罪》这人故事人物性格鲜明,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对对联。如交流描写相如的对联:“唇枪舌剑斗秦王,宽容大...
-
四年级上册《出塞》教案_【六年级上册】《出塞》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
-
【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导学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图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导学图导语1文言文两则2匆匆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5*手指交流平台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反思_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详细阅读
匆匆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的方法。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
-
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8、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赏读,体会雪松的智慧与顽强。 4.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过程]...
-
惊世第一妃_《一算惊世界》全新导航与训练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通讯:对国内外最近出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或典型经验所作的真实、具体、形象、详尽、及时的报道。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是一种以记写人物为主的通讯。它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报道人物的先进事迹、创造精神和高风亮节,反映时代精神。 数学王国的骄子: 1 π之父祖冲之 2 几何学的创...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视频_《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 2、编写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仅是认识居里...
-
【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详细阅读
作者:王洲辅小 李 倩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3 《最大的麦穗》一课的启示王洲辅小 李 倩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师培训中聆听到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的课《最大的麦穗》,通过倪老师精彩的上课,使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与倪老师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麦穗。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在语...
- 详细阅读
-
【《小草和大树》的寓言故事】《小草和大树》五详细阅读
font size=6>《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1 《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五教学背景:1,《小草和大树》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