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谜底读后感】10.山谷中的谜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10.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3.学习篇末点睛和对比的写法。
重难点:
    着重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课时划分: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的资料,如与病魔抗争,不怕困难走向成功的人土等。
2.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会产生许多疑问,请你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1、山谷在哪?2、是一个什么样的谜?谜底到底如何?)
二、初读课文
  1.默读4分钟
  2.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山谷指加拿大魁北克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   
   (2)谜是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3)两个旅行者解开了这个谜。
   (4)“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或“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等句都可解释这种现象。
 三、再读课文
   1.自由读文
   2.检查读书情况
(1)字:惟   贞   帐   摧
  (2)词:
    a.山谷:两山之间狭长的山道或水道。
    b.惟一:只有一个。
    c.特殊:不同于同类事物或平常的情况。
    d.完好无损:完整的没有受到一丝损害。
    e.摧毁:用强大的力量破坏。
    f.少顷:过了一会儿。
    g. 生存:保存生命,跟“死亡”相对。
    (3)检查读书    ’
    评议:正确、流利。
   3.理清文章层次,给课文分段
    一(1—2)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奇异的自然景观是个长期没有揭开的谜。
    二(3)写两个旅行者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这个谜底。
    三(4—6)写两位旅行者发现谜底以后的谈话,指出了这一自然现象对我们的启示。
四、指导书写
    “惟”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中间的“亻”要写在竖中线上,另外要注意“忄”的笔顺和两点位置,即:
课后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
二、多音宇组词。
    弹dan (    )    曲qu(    )
       tan(  )         qu(    )
    少shao(    )    唯wei(    )
shao(    )       wei(    )
三、近义词。
  特殊(    )    奇异    (    )
  揭开(    )    启示    (    )123
    生存(    )    完好无损(    )
四、解释带点的宇在句子中的意思。
小姑娘挺自信。                     (    )
1.{ 松树挺立在风雪之中。                (    )
   我们缴(jiao)获了敌人两挺机关枪。     (    )
   女孩长得真逗人喜爱。                (    )
2.{ 王老师说话可真逗。                  (    )
   小明的表演把大家逗乐了。            (    )
五、修改病句。
1.儿童商店玩具真多,有小汽车、布娃娃、《娃娃画报》等。
2.做事粗枝大叶的人,是一种坏习惯。
3.队会上,队员们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
4.在这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晚,瓜地里有一个人。
六、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得更好。
 不是……而是……
2.山谷的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柘、柏和女贞之类。
 除了……还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
 惟一    帐篷 (辨析“蓬——篷)   苍翠挺拔    完好无损
 摧毁    景观                      满天飞舞    大雪纷飞
二、细读课文
1.这个谜的谜底是什么?勾划句子
   书上p61第3小节.
你根据什么顺序,可以把这一节分为几层?(事情发展顺序),结构上:总——分——总。
通过分层,你读懂了什么?
(1)“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这是关键原因。
(2)“……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集中表现了雪松的特征与品格。
(“弹性”是机动灵活.能够应变的重要条件;及时“反弹”才是“弹性”的重要性能;“弯曲”只是暂时的退让,是应变的一种策略,最后能“保持苍翠挺拔的英姿”才是“弯曲”策略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
(3)“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
(“反复地积”要想象暴雪之大,之狂;“反复地弯”要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让的策略;“反复地落”要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反复地弹”要感受雪松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始终……”要领悟雪松是强者,胜利者。总之,体会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与艰辛。)
 2.理解旅行者的话123
   无论是谁,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敢于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忍让,作适当的让步,变通也是保存自己的一个方法。
 3.弯曲并不是害怕和妥协,这种变通是为了适应环境。暂时的忍让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以谋求更好地发展。
     4.齐读最后一段。(勾出重点语句,反复读,、试背)
     5.学习用警句结尾,点明文章中心。
三、总结全文
1. 进一步悬崖绝壁,退一步海阔天空!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课后作业:
一、比一比,再组词。
谜(    )  惟(    )  篷(    )  摧(    )
迷(    )  维(    )  蓬(    )  催(    )
二、将下列词语搭配好,用直线连起来。
 发扬    指南针        改变    缺点   
 发挥    谜  底        改正    土壤
 发现    作  用        改善    生活   
 发明    优  点        改良    面貌
三、乱句重组。
 (    )不知什么时候,天渐渐地变阴了。
 (    )看着没被雨淋湿的麦子,张大叔真是又累又高兴。
 (    )上午,天气晴朗。
 (    )张大叔忙把场上的麦子一袋袋往家里运。
 (    )傍晚,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
 (    )张大叔在场上晒了许多麦子。
 (    )当他刚把最后一袋麦子运回家,大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
板书:
山谷中的谜底
         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弯曲一变通、忍让
教学后记: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18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