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教学案例评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24    最大的麦穗时 间2006年9月8日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你能从文中读懂什么?又有什么读不懂的?(学生按要求自由地、投入地读起课文来。)(五分钟后,读书声渐停,不少学生开始低头在书上划划写写。)师:好。看大家都已经读得差不多了,我们来交流交流吧。说说你们在读这一遍课文时都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有读懂?请自由发言。生1:我知道了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学者,他一定学识渊博。师:是的,刚刚我也为大家作了介绍。所以,我们更应该认真地读书,去和苏格拉底进行心灵的对话。生2:我读了课文后,我觉得苏格拉底教学生的方式很特别:他不在教室里上课,却带弟子们到麦地;他不用课本,却让弟子们摘麦穗,他其实是在用摘麦穗的方法来教育他的学生。师:你真了不起!你眼光也很特别。你不是在委婉地批评我上课不如苏格拉底吧?(众笑)生3:我知道了弟子们摘麦穗的结果是“两手空空”。生4:我知道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让弟子们去摘麦穗。因为他想让弟子们通过摘麦穗明白一个道理:机会不能错失,要善于抓住机会。师:你可真不简单!连苏格拉底的用意都能猜透。师:那么,你们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吗?有问题要提吗?生5:我想知道“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这句话中,弟子们“如梦初醒”,他们到底明白了什么?师:是呀,既是“如梦初醒”,那他们悟到了什么呢?好问题!生6:我不懂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在摘麦穗时“只许进不许退”?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等接下去学习课文时,我们一定会涉及并解决这个问题。生7:人们常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样,麦穗也没有最大的,只有更大的。为什么苏格拉底要让弟子们去摘“最大的麦穗”呢?有“最大的麦穗”吗?(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师:好精彩的发问!苏格拉底所说的“最大的麦穗”是指什么呢?这个“最大”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大”,还是包含了某中特殊的意义?答案全在书中。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这种“个性”应该体现在学生阅读方式的选择、阅读理解的差异、感悟外化的流露等方面。在以上教学片段的交流中,我们不但听到学生富有差异的对文本的解读,更能感受到学生极具个性的质疑,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中个性的展示。对于学生这些“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我们当然予以尊重,因为尊重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张扬。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16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