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优秀教案设计_夹竹桃优秀教案设计和一些备课资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南京市春江学校  黄春青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会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有一种植物,它既不高贵的,也不是最美丽的,它却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2.见过夹竹桃吗?(见过夹竹桃的同学一般来说较少)
  (出示图)
  3.那位同学,借助课前的预习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夹竹桃?(指名简单介绍)
  师总结:夹竹桃是一种常绿灌木,叶片像竹,花像桃,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
  4.同学们,夹竹桃是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但在“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却有着别样的一番情趣。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季老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夹竹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默读课文。将你看到的夹竹桃用笔画下来。(生默读圈画。)
  2.交流。(板书:美妙、有趣  一声不响,迎风吐艳  花影迷离)
  3.出示词语,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词。(指名读词。)
  三、感受色美
  1.在作者的眼中,夹竹桃是奇妙的。同学们,文章哪一节写出了夹竹桃的奇妙?
  2.出示第二节,读了这一段,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这画面给你怎么样的感觉?
  4.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真让人喜爱,谁用你的朗读将这美妙的画面表现出来?(指名、齐读。)
  四、细品“韧性”
  同学们,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让我们走进一墙之隔的大门内,欣赏那一声不响、迎风吐艳的夹竹桃。请同学们翻到课文第四节,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夹竹桃的与众不同。(可以读一读、圈画圈画、做做批注、也可以同桌小声交流)
  生自读感悟
  【一品韧性】
  1.好!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哪些地方你感受最深?
  a『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一声不响:夹竹桃就是那样地默默无闻。
  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默默无闻的夹竹桃一年三季没有衰败的时候,总是连续不断地竞相开放着。
  b『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谈谈你的感受
  无日不:每日这是一个双重否定。
  既然每天就是“无日不”那我们干脆就把“无日不”换成“每日”,你们觉得好吗?
  无日不,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谁来将这强烈的语气读出来。(指名)
  同学们,(点红: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不管怎样的环境,夹竹桃始终如一。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像夹竹桃一样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人或物?请你仿照课文用“无日不”说句话。
  c『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一直、一直、无不:开花时间长。(板书:常开不败)
  同学们,从春天一直到秋天,陪伴夹竹桃开放的都有哪些花?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出示)
  老师想请三个女生分季节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她们地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12345
  看到了许多的花,有多少种花?(很多)多到了什么程度?文中有个词语叫——应有尽有。
  花很美。
  3.多美的庭院,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一段读一读。(指名)
  4.同学们,作者写庭院中这么多美丽的花,他的目的是什么?(衬托)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节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觉得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总结:同学们,尽管庭院中的花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然而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无日不迎风吐艳,一年三季,常开不败。多么有韧性的花。(板书:韧性)难怪作者那样喜欢它
  如此有韧性,难怪作者那么喜欢它(出示:『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二品韧性】
  1.同学们,其实季羡林先生如此喜爱夹竹桃的韧性还有另外的一个原因,下面就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季羡林先生。同学们课前也一定搜集了许多关于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哪位同学来交流交流。(指名交流)
  2.是介绍季羡林人生的艰苦历程。
  3.同学们,正是这夹竹桃般坚忍的品质支撑着季羡林老人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季先生仿佛看到了他自己的影子。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5.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看着这坚韧的夹竹桃,季羡林先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读:『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三品“韧性”】
  1.同学们,此时此刻,对于“韧性”这个词,你的心中一定有你自己的理解了,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首诗,将你心中的“韧性”表达出来好吗?
  2.交流。
  五、总结
  同学们,夹竹桃美妙之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六、作业
  背诵课文第四节。


备课资料
  【课文】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12345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教材分析】
  《夹竹桃》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  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本文结构严谨,一开始作者便直抒胸意,虽然不是名贵,不是最美,但却是最植得留恋、回忆的花。接着作者从花色写两种花融洽开在一起的情景。第三自然段作者一连列举了春、夏、秋三季的花,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第四、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写了它的韧性可贵,月光下夜影参差,花影迷离令人遐想。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的气势。
  【实录1】
  一、实物导人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棵植物叫夹竹桃。请仔细观察一下这是一棵怎样的植物,并把你观察到的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观察后介绍)你还想了解什么?
  2.课文《夹竹桃》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还能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想象花影的有趣动人。现在就请大家读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初读了解
  1.根据本课的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三、细读指导
  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2.朗读第一自然段,完成练习:夹竹桃不是
  ,也不是  ,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
  3.为什么说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4.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认识文章的中心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这句话既能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又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四、研读分析
  (一)分析夹竹桃的韧性
  1.“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第三、四自然段)
  2.默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3.投影出示下面两句话,指导学生理解。
  a: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中,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12345
  b: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1)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这两句话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2)体味“无……不……”和“无不”的作用。
  (3)练习用“无……不……”和“无不”造句。
  4.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投影出示: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
  5.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院子里的那些花”?f第三自然段)默读并思考: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
  6.朗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明确反衬的作用。
  小结:作者通过描写一年三季的花开花落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二)分析夹竹桃引起作者的幻想
  1.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也是“我”爱上了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想象和幻想?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3.作者对夹竹桃的想象还不止于此,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花朵、香气、影子)抓住“模糊”“浓浓烈烈”“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等词语赏析月光下的夹竹桃。
  小结: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五、品读欣赏
  画出文中描写几幅图景的文字,仔细品味,体验衬托和想象表达方法的妙处。
  1.雪火相映图。
  2.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3月光下的夹竹桃。
  总结:这篇文章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衬的手法及排比的句式将夹竹桃写得生动有趣。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习和运用这一写作手法。
  六、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还熟悉哪些植物?请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要抓住植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并恰当地运用你所喜欢的修辞手法。
  夹竹桃
  nerium indicum mill
  夹竹桃(红花夹竹桃、柳叶桃、半年红),夹竹桃科。
  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12345
  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试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并可以制杀虫剂,人畜误食可致命。本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根及树皮含强心苷和酚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
  季羡林(1911-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季老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先生又是散文高手,另外尚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16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