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有选择》的主要内容】《读书要有选择》的教学建议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准备:了解歌德的生平简介。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重点、难点: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
    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根据已学过的读书方法,学习新课。
   1.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使什么,并结合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 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章。
   3. 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可以分为几段?
   4. 评议课文使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
  三、说说自己以后怎样选择读物。
  板书:
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知识
      11读书要有选择
                名人传记
                科普类书
                工具书

课前思考1: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指的是学生能自觉地、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课前思考2:教学中如果学生成了学法的主人,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学生成了阅读的主人,就能主动去涉猎无限的知识,就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文化;如果学生成为课堂上主人,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无限生机,就会成为学生的乐园。总之,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教会学生自学,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多方面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课文,对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读书是选择读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文主要谈了可以选择哪些类型的读物,告所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可以选择一些名人传记,可以学则一些科普类的书。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工具书,百科全书等。另外还谈了怎样选择读物,告所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并掌握好合适的度,选择读物 还可以多项老师和父母请教,也可以整训读过这些书的同学的意见。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能帮助我们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书,去获得更多的知识。12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自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归纳,懂得课文中讲的道理。

有一个成语叫做“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只要打开书本,就能有所收获。这句话对有一个正确的读书方法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懂得如何选择读物,不懂得如何分析和评价读物,就不一定开卷有益了。
我们面对一大堆书,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这正要我们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书籍。判断“坏书”有四个标准:1、得到的效果与书里提倡的相反;2、读完书后感到减少了人生的喜悦;3、不能激发我们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反而影响我们的情绪;4、不能从书中找到充实生活的东西。我们读书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实和丰富多彩的人生,如果一本书不能找到读书的快乐;如果读了之后使自己情绪低落;如果不能够激发个人的创造能力;如果读了后心里空虚等等,这都是“坏书”,说明这些书不适合自己阅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16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