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目录】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教案(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组    高尚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高尚”为主题,共五篇课文,有伟人的故事,有凡人的故事;有现代的故事,还有古代的故事,既包容了中外的无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广袤空间。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有鳖,但他们身上的美德,却令人感动。本单元所设的五篇课文,分别从各自不同角度来诠释“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深邃内涵。
教学目标
    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采用精读、品读或者是自读的方式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激发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尊重并成为善良诚实的劳动者。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分配
               一夜的工作      2课时
               穷人            2课时
               白桦林的低语    2课时
               杨震暮夜却金    1课时
               尊敬普通人      1课时
               综合活动        5课时

一夜的工作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并从中受到教育。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查找周恩来的故事,并开个故事会,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找资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12345678910111213
教学重、难点:
    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俭朴。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谈感想。查找周恩来的故事,并开个故事会,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找资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构想:
    这篇课文写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教学是要加强感情朗读。第二段是重点,可引导学生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来理解。注意抓住关键细节及重点词句,还要注意内容上的联系。查找周恩来的故事,并开个故事会,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找资料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画出来。重点阅读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总理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崇高品质。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观看关于课文的录像片。
    2、教师简介。
    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知道周总理曾是我们的国家总理。他身居高位,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呢?有一位文学家何其芳同志把他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写了出来,文章的题目是《一夜的工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3、板书课题。
    4、你知道关于周总理的那些事呢?(指名回答)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夜的工作情况。
    二、检查预习
    同桌分别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讲了什么?(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2、学生讨论、总结。(讲作者送稿子给周总理审阅)
    3、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后学生评议)
    4、各自小声朗读,边读边想:这段讲了哪些内容?(可以用笔做记号)
    5、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讲作者在总理办公室亲眼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6、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讲作者在回来路上的感受和激动心情。)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我”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其中“劳苦”一词作者是怎样得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有关词句回答。)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到时候叫你.”
    a、“一叠、一摞、一尺来高”说明什么?(文件多)
    b、你从这段话中是怎样体会到总理工作十分辛苦的?(短短的一个晚上,要批一大摞文件,说明工作量很大,周总理工作十分繁重、紧张,工作十分劳苦。)
    (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把稿子交给我。”
    a、“浏览”什么意思?(大略地看)
    b、周总理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文中用四个动词讲周总理是怎样审稿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画、想、问)是说周总理一句一句地看,看过用笔画出来,对每句话都要认真思索,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问个明白。12345678910111213
    c、总理这样审阅说明什么?(他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d、把这些都联系起来,可见总理一夜的工作又多么劳苦。
    (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了……你也回去睡觉吧。’”
    a、“喝了一会茶”说明什么?(休息时间短)
    b、公鸡叫明说明天亮了。
    c、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工作时间长,下午还要参加活动,可见总理是夜以继日的工作,非常劳苦。
    2、“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简朴。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周总理生活的简朴。
    (1)“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如此而已。”
    a、“陈设”什么意思?(摆设)“极其简单”说明什么?(简单到了极点)
    b、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一张、两把、一盏、不大的、小)
    c、“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仅仅这几样,再没有别的东西了)
    d、高大的宫殿似的房子和如此简单的陈设相比较,说明了什么?(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
    e、如此简单的陈设与身居高位相联系,使你想到什么?(周总理严于律己,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高尚境界。)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a、从这段话的那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周总理生活十分简朴?
    b、“一杯”、“一小碟”、“数得清颗数”都说明周总理一夜工作后用来充饥的东西十分简单,表现了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进一步突出了周总理的劳苦。特别要注意“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一句,其实已经增加了分量,两人吃,只有这么一点花生米,平时就更加少了。
    五、感情朗读课文
    1、各自读(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按段朗读。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查找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板书设计:
                        工作劳苦:一叠、一摞、一尺来高
                                  看、画、想、问
        一夜的工作              公鸡叫                     
                        生活简朴:一张、两把、一盏、不大的、小12345678910111213
                                  如此而已
                                  一杯、一小碟、数得清颗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旧课,巩固所学知识,重点学习课文第三段,讨论课文中心思想,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并交流查找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逐段读课文。(读后同学评议)
    2、请同学说说课文从那两个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并举例说明。(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
    2、讨论。
    在回来的路上我为什么“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不断地”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回答:表达了作者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的无比激动的心情,他有千言万语要倾吐,强烈的感情在心中激荡,无法抑制。因此“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我”说了哪些话?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表达了崇敬总理,并引以自豪的思想感情;“多么……多么……”表达了亲眼见到总理一夜工作后,赞扬了周总理崇高品德的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
“我”有高声对全世界说些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高声对全世界说”是作者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强烈感情,他要告诉全世界,我们新中国有这么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周总理的一夜工作而幸福、激动的心情。)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由一个夜晚联想到每个夜晚总理的辛勤劳动,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而操劳,鞠躬尽瘁,从而崇敬总理感情油然而生。)“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热爱总理的强烈感情。)
    3、感情齐读第三段。(要求读出热爱总理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中心。
    2、讨论中心思想。
    3、教师总结。(作者通过亲眼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讲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简朴,赞颂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表达了热爱总理的强烈思想感情。)
    4、教师出示投影:
       时间:1974年3月26日—27日(此时以身患重病)12345678910111213
       下午三时:起床
       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五楼)
       晚七时:陪餐
       晚十时: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办公
       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二时:休息
   同学们,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了人民的事业日以继夜地工作,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看一看周总理当年一天工作的日志,就可以知道周总理每天是怎样工作的。读日志,结合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总理的感人事迹。
   5、同学发言(教师启发鼓励)
   四、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1、这篇课文继续了周总理一夜工作,读起来感人至深。这和作者能够很好地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密切关系。这篇课文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呢?齐同学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默读全文后,重点抓住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启发学生从以下两方面讨论:要对写的事情有感情;边叙事边抒发感情。)
   3、教师总结: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对于《一夜的工作》来讲,能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这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另他刻骨铭心,不能忘怀。这一素材是写好《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的基础。此外,在写事的时候,要带着感情写,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边叙事边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切感人。
   五、感情朗读课文,各自练习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交流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开个小故事会。
   1、自愿推荐周总理的事迹,其他同学谈体会。
   2、联系《十里长街送总理》谈体会,说说你心中的周总理是个怎样的总理?
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一些关于周总理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一夜的工作
                                    工作劳苦(一丝不苟)

                             总理{                      }“我”赞美(发自内心)

                                    生活简朴(同甘共苦)12345678910111213
课后反思:

穷人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反映了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分析掌握桑娜的内心矛盾。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构想
   理解这篇课文,关键在于分析掌握桑娜的内心矛盾。为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提一些辅助性的问题,让学生按这样的思路去理解课文,就可以逐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还可以抓住文章的几处细节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练习感情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联系全文深入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读过了《跳水》,这是谁写的文章?(列夫  托尔斯泰)
   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的资料,简介作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另一篇文章《穷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一两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即可。)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分小组练读课文,讨论:这篇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课文可分为三段:(1—2)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3—11)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经死了,便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12—结束)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来抚养。
   4、听录音,按自己的理解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跟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以及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备下节课展开讨论。
   三、学生学习课文
   1、指导理解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桑娜家的生活怎样?怎么看出来?(生活艰难,学生读讲有关语句。)
   (3)桑娜家的生活艰难,课文中为什么说“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呢?(从两方面来体会:   a、“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b、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
   2、指导理解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中看出来的。)12345678910111213
   (3)从“非这样做不可”这几个字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在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时候,想也不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4)把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样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怕丈夫不同意,可能会揍她。)她为什么这样想?(因为生活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在增加两个孩子,不是闹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
   (5)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只要丈夫同意收养两个孩子,自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3、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是怎样想的?(孩子和死人呆在一起是不行的,要赶快把他们抱来。)
   (3)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熬”说明渔夫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在“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可以看出,渔夫已经下了决心,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这说明渔夫和桑娜一样,很善良,乐于助人。)
   四、感情朗读课文。
作业设计
   想一想,渔夫和桑娜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会怎么样?
板书设计
穷人
                           渔 夫
                                  收养西蒙的孩子    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桑 娜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感情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复习课文,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学生学习过程
   一、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1、读课文,思考:本文有几位主要人物?桑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渔夫又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这些反映了什么?
   2、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那么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细节描写给人留下真实、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找出你认为写得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地方来读一读。
   4、各自根据录音带练读课文。提出思考要求:把整篇课文联起来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5、学生总结中心。(课文通过渔夫和桑娜主动收养邻居西蒙死后留下两个孩子这件事,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12345678910111213
   6、指名配乐朗诵。
   7、思考: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的表达中心的?
   ①桑娜家生活艰难,渔夫出海打渔冒着风险。②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举动和她的心理活动。③渔夫决定抚养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
   8、这样一层一层讲下来,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穷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看到了他们勤劳、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二、练习感情朗读
   三、练习续编课文
   1、这篇课文要求我们续编故事,在课外阅读时,老师曾经讲过续编的方法,谁还记得?
   2、总结续编方法。情节发展要合理;想象要合理,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性格特点,中心思想不能有本质变化。
   3、分小组讨论续编内容。
   4、指名说说你的想法。
   5、各自练写,鼓励创新。
   四、教师总结
作业设计
   继续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穷人
                            续编要求:  1、情节发展要合理;
                                        2、想象要合理:
                                        a、主线不变;
                                        b、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变;
                                        c、中心思想不变。
课后反思:

白桦林的低语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表达对一位无名看林工人无限思念的抒情散文。
教学目标
    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
教学构思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自主质疑、探究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才能很好地感悟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文章中的“情”有时是讲不出来的,却能读出来。12345678910111213
教学准备
    查找诗人郭小川的一首赞美森林工人的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你知道大兴安岭吗?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林业工人的文章?(《送往小木屋的信》《一双手》等)从这些文章中你觉得林业工人怎样?(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林业工人的文章《白桦林的低语》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出易错之处。
    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6、释题:文章我们已经读过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课题中的“低语”是什么意思?(低语:低声说话。这是具有抒情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朗读,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然后再理解课题“低语”的意思学生就会理解比较到位]
    三、指导朗读,感悟文章
    1、朗读第一段
    读了这段有什么疑问?(我为什么一直怀念你?“你”是指谁?看林人
    2、指名读2、3自然段
    思考:从这两段中你感受到什么?从哪写词句中感受的?(由远及近地勾勒出大兴安岭美丽的外貌及白桦林的美丽的雄姿。)
    重点指导第三段    你们认为哪个词语用的最有神韵?(找出 “绣”、“绿浪”“摇曳”等词语。“绣”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表现大自然似乎用自己的花针在刺绣,绣出了那层层叠叠、浓淡相间的景色。“绿浪”说明林风吹过时动感。“摇曳”说明摇得很美,和一般的“摇动”不一样,有一种舞蹈和线条美。)
    感情朗读:读出白桦林的美丽。
    3、学习4、5、6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4、5、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一直怀念你——看林人?找出你们最喜欢或最能震撼你心灵的句子的语段,在书的旁边做批注。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你们喜欢的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把你对文章的理解和同学们分享。
    交流:重点指导
    “……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一句的含义。(“那颗纯洁的心”表现在对事业,对工作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上,那默默奉献的精神与情怀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社会上某些人对事业缺少热情,缺少追求的浮躁与狂妄灵魂,同时也时刻在鞭策着作者自己。)
    看林人那颗“纯洁的心”表现在哪里?(第五自然段,看林人的奉献。)
    看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颗“纯洁的心”?(第六自然段,看林人的心愿。)   
    (4)感情朗读:读出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12345678910111213
    4、指导学习第7、8自然段
    (1)指名读
    (2)默读,从这两段中你体会到什么?
    “白桦林还在向你絮絮低语,你该还在用专注的神情同他们倾诉衷肠”
    启发:“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白桦林在低语什么?看林人“同他们倾诉衷肠”倾诉些什么?你们小组能用戏剧和小品的形式表现絮絮低语和倾诉衷肠的内容吗?”
    (3)感情朗读:要读出赞颂之情。
    四、感情的朗读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或者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抄本课优美的词句。
板书设计:
                                    白桦林的低语
                                     坚守岗位
                         看林人      无私奉献
                                     默默守候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品味语言的魅力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wān  yán  qū  zhé       xù  xù  dī  yǔ      
    (             )       (            )
    qīng sù zhōng cháng         dī  yín   qiǎn   chàng
    (                 )    (                      )
    学生写出这几个词语后,找出在文章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这些词语包含的深情。带着这种深情读有关的句子。12345678910111213
    2、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1)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厉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   (      )
    (2)窗下是芒芒林海,随着山峦起伏,绣出层层叠叠、浓浓淡淡的绿浪。    (     )
    二、感情诵读,品味语言魅力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思考:“白桦林”和“看林人”“林业工人”有什么关系?
    (“白桦林”是茫茫林海的缩影,没有白桦林,就不会有大森林。“白桦林”是朴素的,是平凡的,也是美丽的,它是守林人的象征。“看林人”为了这篇大森林的安宁,为了保护好“这厚厚的绿毯”,强忍烟瘾,严控酒量,瞪圆双眼,时刻观望,甚至拒听自己喜爱的歌曲,用一颗纯洁的心,经年累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甘做牺牲,这难道还不伟大,不可爱吗?)
    2、看林人是平凡的,而精神是伟大的,所以我对他们充满敬意,深深的怀念你——看林人,你能将作者的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读出来吗?学生自己试读,指名读。
    3、因此作者就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学生接读文中的最后一段) 
    4、自由感情朗读
    三、小练笔
    请用文中的四个词语(蜿蜒、摇曳、绿毯、倾诉)再连缀一个新的画面。可以加点联想或想象。字数80字以内.。
    四、练习
    1、对下列句子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1)看林人啊,我的兄长……
    a看林人就是作者的兄长。
    b为了和看林人拉近感情距离。
    c表达作者对看林人的尊敬,爱戴。
    d称兄长是为下文抒情做准备。
    (2)你一定还在睁大双眼,警惕着邪火出现的征象。
    a “邪火”就是妖火。
    b“邪火”是指有人在放火。
    c受气温,干湿度的影响产生的火。
    d指人为的森林火灾。
    2、阅读下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随时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你带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伐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1)说说看林人为了白桦林做出了哪些牺牲?
    (2)这样牺牲表现了看林人的什么品质?
    (3)从看林人的品质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作业设计
    完成课堂作业
    预习《杨震暮夜却金》12345678910111213
板书设计
        白桦林       看林人        林业工人  ( 平凡伟大)
                      象征         代表 缩影
课后反思:

杨震暮夜却金
教材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杨震是王密的上司,又是他的恩师。王密在夜晚趁没人时主动送来,带有感恩、谢恩之意,从某一个角度说,也带有人之常情之意。可是,就是这样杨震也是坚决不收。他认为,收受这“十金”天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可见,他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他是清正廉洁的楷模,人格高尚,品德高尚。就今天来看,杨震的行为和品德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目标
    反复吟诵,准确深刻理解杨震却金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够对“高尚”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自觉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吟诵,准确深刻理解杨震却金的教育意义。古今译文对照,理解古今不同的词意。
教学构思
    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或者教师范读、领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对照译文,读懂意思。先自己读,读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再把问题集中起来,全班交流。接着配乐朗读课文(古文)并指导背诵。最后讨论《杨震暮夜却金》的意义。
教学准备
    查找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和有关杨震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
    你知道那些古人高风亮节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你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二、读通文章
    1.自读课文
    2.范读、领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反复的自由的朗读,读完古文,再读读译文。
    三、对照译文,读懂意思
    1、先自己读,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读不懂?在书的旁边做批注
    2、小组交流,再把问题集中起来。全班交流
    3、古文与现代文对照,你发现哪些词的意思不同?
    重点指导:却:不接受,推辞。遗:赠与、送给。迁:调任。知:了解、知道。举:举荐、推举。何:怎能。谒:拜见。
    4、指名自己试着练习说说故事的内容。
    5、讨论、理解杨震的高尚行为,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
    杨震“却”的是什么东西,多少东西?你体会到什么?(他却的是“金”,而且是“十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拒绝接受巨额财产,可见他不爱财,更不贪财,为官廉洁,品德高尚。)
    这些重金是怎么来的呢?他为什么不收呢?12345678910111213
    (“十金”是经他举荐的做了县令的王密“暮夜”而“遗”,也就是说,是王密在夜晚趁没人时主动送来,带有感恩、谢恩之意,从某一个角度说,也带有人之常情之意。可是,就是这样杨震也是坚决不收。他认为,收受这“十金”天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可见,他是严于律己的典范,他是清正廉洁的楷模,人格高尚,品德高尚。)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这个小故事的教育意义。
    提示:从做人的角度
          从做事的角度
          从为官的角度
          从对待自己的角度
          从品质修养角度
    四、熟读、背诵课文,领悟、积累语言
    1.练习读熟;体会品质。
    2.练习背诵。
    五、给小故事换个题目
    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自己给文章换个题目。(例:拒贿的故事)
作业设计:
    1.练习: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字
    1故人知君    2何谓无知     3谒见至夜怀金十金以遗震。  4回迁荆州刺史   5杨震暮夜却金(1了解    2怎能    3拜见    赠与或送给   4调任   5不接受)
    2.预习《尊敬普通人》
板书设计
                                 杨震暮夜却金
                                   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
课后反思:

1234567891011121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0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