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的沉浮课文_《白鹤梁的沉浮》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特点
《白鹤梁的沉浮》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文章主要讲的是为了完整地保护国家级文物——涪陵白鹤梁题刻,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了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从而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级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这篇课文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远程教育资源:网络资源
由于缺少远教资源,经过多方面的搜集,我们最终选择了网络资源。这一资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该课件直观灵活以生动的形式展示了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于白鹤梁的了解。另外课件将授课思路有条理的串了起来,内容涉及面广,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都为上好这节课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一cai课件的有机配合和教师的讲解设计,很容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之中。
  授课前教师应在相关网站中先对资源进行下载,然后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在应用中可以根据教学所需对资源的顺序进行调整,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增删。
3、重难点突破建议: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白鹤梁题刻的文物价值,从而说明保护白鹤梁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我们的学生都处于农村,他们很难接触到白鹤梁,有些人甚至连白鹤梁这一名字都未听说过,这就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能亲眼目睹白鹤梁的景观,发自内心的愿意去了解白鹤梁的保护情况,并使之成为他们阅读文章的内驱力,我们采用多媒体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借助课件为学生出示了白鹤梁题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通过课件的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白鹤梁保护的重要意义,体会作者所描绘的种种景物特点和用词的准确性,进而了解科学家为保护白鹤梁所做出的努力。
4、应注意的方面
本单元的主题是“遗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关注、理解和热爱。
  由于条件所限,我们的学生对于“遗迹”的了解甚少,特别的是对于涪陵白鹤梁知道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他们无法感受白鹤梁的美丽奇观,因此教学本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走近遗迹、了解遗迹的过去与现在。所以课前应让学生多方查找资料,去了解白鹤梁,去感受它的文物价值。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白鹤梁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再通过阅读课文让他们联想到白鹤梁的文物价值、奇妙景观。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快速浏览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交流和合作,倡导个性化阅读。
二、教学案例
1、教学背景分析
《白鹤梁的沉浮》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课文首先以“涪陵白鹤梁的石鱼还能浮出水面吗?”引出对白鹤梁的沉浮命运的关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说明白鹤梁的重要的文物价值,它不仅被称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而且被称为“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水下博物馆”;最后围绕如何保护白鹤梁进行了重点叙述。这一课是在学生对于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所安排的课文,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这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时可围绕“为什么要保护白鹤梁”、“如何保护白鹤梁”、“科学家为此都设计了哪些方案?各有何利弊?”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可利用课件为学生播放白鹤梁的景观图片及文字资料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教师可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表格以验证学生列表的规范性与语言概括的准确性。123
2、整合思路
在教学中,我们选用网上配有相应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示白鹤梁的美景,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各段文字与景色之美,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悟,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进而使学生对白鹤梁满怀喜爱之情,并由此进行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的辛苦与智慧,激发学生争当设计师、自愿加入保护文物的行列来。
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的运用,重点理解、感受保护白鹤梁的相关具体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
  2)、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概括总结段意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等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领悟课文内容。
2)、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白鹤梁景观的美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感悟他们强烈的责任心以及对事业不懈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
  2)、感受白鹤梁景观重要文物价值,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自觉保护文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准确快速浏览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增强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体会科学工作者的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搜集选择网上资源)。
2、学生:收集有关白鹤梁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课题

《白鹤梁的沉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对心理、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的运用,重点理解、感受保护白鹤梁的相关具体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

2)、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概括总结段意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等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领悟课文内容。

2)、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感受白鹤梁景观的美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感悟他们强烈的责任心以及对事业不懈追求的高尚精神境界。

2)、感受白鹤梁景观的重要文物价值,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历史的悠久。

教学

重点

1)、培养准确快速浏览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受我国科技工作者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增强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123

教学

难点

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体会科学工作者的强烈的责任感。

教具

学具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图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及课件应用

学生活动

资源的应用与设计分析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许多的名胜古迹,他们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你都知道或去过哪些地方,谁来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游览另一个遗迹,你们愿意吗?请看课题【课件出示】。教师板书课题。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问题吗?教师随即记录学生所提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及时加以肯定。

 

4、关于白鹤梁你们都了解多少呢?请大家把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5、老师也收集到一些有关白鹤梁的资料让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课件出示图片、文字资料】

 

 

过渡:大家想不想对白鹤梁有更多的了解呢?让我们一块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反馈交流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要求如下:【课件出示】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想想通过自读你都知道了哪些问题的答案,并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

 

1)、哪些字词你觉得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课件出示】

2)、通过自读你都弄懂了哪些问题?试着交流一下。

板书:关注白鹤梁——设计方案——确定方案——保护­白鹤梁

 

3、还有哪些问题还未解决让我们一块来梳理一下。

过渡:这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你们说说应该怎么办?

三、深入研读,理解课文

1、让我们继续深入研读课文进行“快乐大搜索行动”。要求如下:【课件出示】

1)、白鹤梁是什么样的?课文是如何介绍的?为何要将其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为了保护白鹤梁,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几个方案,分别是什么?这些方案有何利弊?请尝试设计表格来说明。

3)、最后一个方案是谁设计提出的?怎样提出的?

除此之外再思考我们筛选遗留的问题该如何解答。

2、请大家先在组内进行交流。

 

3、班内交流,教师进行指导。随机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表格。

4、最佳方案的提出是因为葛修润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有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的精神,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的呢?(从书中找描写心理、神态、语言等方面的句子。)

四、回归课题,理解“沉浮”

1、现在谁来说说课题中“沉浮”二字的含义?【课件出示】请大家先在组内讨论一下。

 

2、谁愿意将自己组的讨论结果公布一下?

 

五、总结课文,畅所欲言

1、再读课文,说一说从课文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2、白鹤梁的沉浮给了你什么启发?为了保护遗迹,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保护遗迹的故事?试着讲一讲。老师也知道一些,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课件出示黄帝陵的图片及保护情况介绍】

六、布置作业,引向课外

    1、学了本课我相信大家肯定都在为白鹤梁题刻感到欣慰,为葛修润等科学家高度的责任心感到骄傲,你认为我们课后可以做哪些作业?

2、任选一题做一做。【课件出示】 

(1)尝试写一写保护环境或文物的标语。

(2)整理自己搜集的白鹤梁的资料。

(3)以“白鹤梁的沉浮”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4)给家人或朋友讲一讲白鹤梁的故事。

 

 

学生交流所知。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纷纷质疑。

 

学生积极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欣赏图片、阅读资料。

 

 

 

 

 

 

学生按照课件要求自读课文。

 

 

学生按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同桌交流、进而班内交流,达到知识积累。

 

 

 

学生与教师一起归纳问题。

 

 

 

 

 

学生依据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学生在班内交流,师生、生生互评。

   

学生在课文中勾画相关的语句后在班内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

    班内交流,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师生共评,在评价中共同进步。

  

 学生交流写作方法。

    畅谈感受。

  

讲述有关故事。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自由选择作业内容。

课伊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学生深入感知文本的兴趣。 

通过交流资料分享成功的喜悦,增进对白鹤梁的初步了解。

利用课件补充白鹤梁的图片、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白鹤梁的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面的学文做铺垫。

通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使学生在明确的学习任务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浏览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

利用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尊重学生的初读感受,给学生充分交流收获的机会。

通过筛选,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铺垫,使学习方向更明确。

 

 

利用课件出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表格,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互动,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产生课堂学习立体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回看课题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真正明确课题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选题的精当。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指导个人的习作实践。

通过畅谈体会、播放图片、师生共同讲述故事,使课文内容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保护文物、保护环境成为学生自发的行动。

 

  

利用课件出示“语文活动”建议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课外,达到课内外相结合。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关注白鹤梁——设计方案——确定方案——保护­白鹤梁

 

             

 

三、资源参考

课件地址: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71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