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学设计一等奖|《琥珀》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1-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2、感受课文细腻传神的语言、大胆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节。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的介绍琥珀的样子及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及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难点: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
师:琥珀图片和幻灯片
生:搜集有关化石和琥珀化石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谁来谈谈对化石和琥珀的了解?
2、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黄河象》吗?在北京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那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块珍奇的化石——琥珀,(出示)跟随作者一起去推测关于它的故事
3、看到这美丽的琥珀,你有什么感受?最想了解点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得好!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1、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的默读课文,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
(我知道了…)
你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你真会读书!说得真好!
2、所有这些都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
课文中有一个词“推测”(板书),推测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情况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能说“猜测”吗?
为什么?
哦,推测是有根据的,而猜测只是猜的。
3、嗯,说得真好!看来,用词准确是多么重要呀!那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测了这个故事呢?(作者看到了琥珀,根据它的样子推测的。)
什么样?你能读读相关的句子吗?(出示)
三、深入理解、重点感悟
是的,作者就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和发现过程。我们先来看它的形成过程。
(一)1、大家自己读2——14自然段,画出你感觉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师巡视指导)
生交流读句子
为什么觉得好?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师适时板书)
它好在哪里?
预设:
2、重点理解: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面。
①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
你从哪几个词能感受到?
②大家来读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哪个更好一些?(出示)
1、蜘蛛扑过去,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面。
2、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面。
③好在哪里?
④让我们再来读这个句子,注意这几个词——
⑤(出示图)让我们再来目睹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看到这,你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哪个成语?
真是无巧不成书呀!(板书:巧)
3、交流到这儿,我们归结一下:琥珀的形成过程,要经过几个阶段?需要哪些条件?小组内交流讨论!
生说——师完成板书
(二)发现过程
就这样,这块琥珀化石一直沉睡在海沙下面,过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他被发现了。大家和我读渔民和儿子对话,你们是小男孩,我是渔民。开始——12
1、咦?作者为什么推测是渔民的儿子发现了琥珀?
看来,作者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2、渔夫说这块琥珀很少见,原因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出示)从我们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这就是它的科学价值。
•2、大家看,(出示)作者通过这块琥珀的样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推测了发生在远古时代的故事。你想试试你的推测能力吗?
在我国甘肃永靖县首次发现了120多个恐龙脚印化石。(出示)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70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