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0-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 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第一部分提出观点,第二部分证明观点,第三部分总结观点。)
2、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作者在课文的第一段就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作者举了三个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说说这三个事例的内容?
    4、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的二三部分,体会作者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写一篇议论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导语:作者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举了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与前面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默读事例,思考:
(1)、三个事例的“问号”是什么?“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2)、三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边读边画并在书上批注。
    2、 读后交流:
    相同点: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
    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
    三个故事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大家讲的很好。有没有人能把三个故事间的相同点分析透彻些?(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
4、你真棒!课文读的很仔细,分析的也很有道理。书上有一段话和你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啊?(第二自然段)        
5、是啊,“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也是课文中的哪句话的意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23
6、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的含义是: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含义是: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7、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出示课件: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仔细看这四个词,你发现了什么?任意换位置可以吗?(这样的排列,符合人们人是客观事物的规律,也揭示了人们找到真理的一般过程,伟大的成就往往就来自于细小的发现。)
8、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雷达、风车……)
三、学习第三部分:
这么多的事例说明了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但是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作者最后是怎样总结自己的观点的?
1、同学们,谢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牛顿、瓦特等等众多的科学家用一个个不争的事实生动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再来对比科学家们成功的事例,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发现的问题虽然不尽相同,可是他们解决问题,找到真理所需要的条件却是惊人的相似。你觉得他们都是靠什么找到真理的呢?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仔细读读,找到真理需要什么条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解答了若干个问号,)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找到了真理)
这是在说哪句话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在这里重申自己的观点,和文章的开头怎么样了呢?(相互照应)
2、同学们,找到真理需要我们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可是这些能力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的:(出示课件: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再读读这两句话,如果理解起来有困难,还可以求助周围的伙伴,发挥集体的力量。
说说吧,你读懂了什么?
文中说“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你觉得谁是这样的人?
你觉得他们为了发现真理都准备了什么?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知道了文章思路: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最后再来阐述开头的观点。
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希望同学们也做一个“有科学准备的人”。
五、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运用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认识了议论文这种写作形式,你想不想也试试写一篇议论文?123
六、小练笔: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七、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发问,大胆设问,这样才能求得真知,因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 善于发问 —— !真理
锲而不舍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848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