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教案]手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一般学生都能读懂文意。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理解——品读——练笔”三大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的语言和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所得。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理解文意和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即可,不对文章的词句进行过多的讲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运用作者的写法进行仿写,在教学中扎实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讨论交流:师板书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题目(《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组织学生交流:这是本单元学习过的几篇课文,通过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是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2、师小结:学了这组课文,同学们都有所感,有所思。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出示提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3、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级里的同学?最像你的或他人的手指的那一段多读几遍。
(二)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或他人最像哪根手指?
(三)学生说想法,说理由,结合朗读课文,随机交流,体会不同手指的不同性格和作用。
1、大拇指:
(1)性格:最肯吃苦。
(2)重点句:例如拉胡琴……重东西反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①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肯吃苦?“死力”、“拼命”、“用劲”体现;
②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注意体会修辞手法;指导朗读时,用“我”替换“他”,再读课文。
(3)作者这些描写你平时注意到了吗?引导学生多观察。
(4)读完之后你觉得大拇指还有什么作用?学生充分说,再叫一两个学生用排比的手法说。齐读相关课文。
2、食指:
(1)性格:能干机敏,哪些词句最能够体现?
(2)重点句: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①你觉得食指重要吗?体会没有食指写字时的感受,学生说一说,体会“全”、“都”、“最多”、“必须”。12
3、中指:
(1)性格:养尊处优。
(2)重点学习比喻句:他居于中央……片刻不离。
(3)结合课文观察自己的中指,说说感受。
4、无名指和小指:
(1)性格:能力薄弱,并非一无是处
(2)重点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插入兰花指图片,感受“最优美的两瓣”。
(四)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学习末段,读文明理
1、作者从这五根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手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出示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学生齐读。
3、思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能举例说说吗?
4、再读思考:“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不能团结一致,不能成为一个拳头,那它们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就非常有限了,强弱美丑也就尽显于外了。”
5、小结:是啊!正如作者所说的,只要五根手指能够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我们人类更是这样,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板书:团结就是力量)
五、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一)品味作者幽默的语言
1、出示句子
①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②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选自四年级上册《白鹅》)
2、学生读句子,师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幽默的语言。
3、小练笔:
想你的文章中也拥有它吗?老师告诉你,首先你要仔细观察,积累生活经验,找出所描绘事物的作用及多方面特点,然后再进行语言组织。我们人的身上有许多器官,请模仿课文的写法,写写其中一官的一个片段,相信你能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它们的故事。
4、全班交流,适时点评。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71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