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一等奖】学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师:这些警句,你们熟悉吗?谁能把它们读好?(学生读句子)
  教师指导他们把句子读好,读出感情。
  师:这些文言警句,大家都学过,并不陌生。它们都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今天我们学习《学弈》
  这篇文言文。(板书:学弈(yì))
  1、读题。
  2、解释课题:
    师:课题并不难懂,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交流,难读的句子,同学之间帮助。
    (教师提示,注意句中停顿,语速稍慢,并及时鼓励增加信心:你不是读出来了吗?难句子一下子就战胜了。)
  4、学生自由读。把难读的地方读读好。
  5、指名读全文:
    当学生读得好时,师鼓励,第一次接触古文,能读这么好,真不简单!
  6、再看看图,读读书,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师小结:课文不仅讲了学下棋的故事,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呢。
三、理解课文,体情悟道,内化积累
  师:看看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全文共五句话,分句出示:
  1、学习第一句:
   ⑴ 师范读第一句。师:这句什么意思?
     (学生答对后,师及时肯定,消除学生理解古文的畏难情绪,行!你看古文并不难懂吧!)
   ⑵ 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师:弈秋是最擅长下围棋的人,多么受人敬佩啊,该怎么读呢?
   ⑶ 齐读第一句,会背的背。
  2、学习第二句:
    师:这句比较长,比较难,请同坐位的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解释,小组合作交流。
   ⑴ 第一桌,一人读一个小分句,并解释一个小分句。
    ① 写法指导:“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
      师:你用自己的话把句子说通了,巧妙地颠倒了一下词语的顺序。
      (师相机注上颠倒符号,惟听弈秋之为。)
    ② 学法指导:“一人虽听之”中的“之”与“通国之”中的“之”意思同吗?
      师:文言文很精练,古文中的“之”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这种现象,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值得去探讨。
   ⑵ 第二桌。一人读句子,一人解释这句:
     师:解释得更好了,意思弄懂了,大家把一、二两句连起来读读。
   ⑶ 学生读一、二两句。
   ⑷ 师指图试背。
   ⑸ 会背的同学,看图试背:
     过渡:掌握得不错,三、四、五句说的是什么呢?
  3、学习三、四、五句:
   ⑴ 自学这几句。注意“俱、矣、曰”这几个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⑵ 读生字,解释生字。
   ⑶ 你读懂了哪句,就解释哪句。
  4、第三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学生解释。12
    师:“虽与之”的“之”解释是指前一个人。
    “弗若之”的“之”书上没有注释,怎么解释呢?
    (师指图,引导学生看图理解。)
  5、第四句:为是其智弗若与?
   ⑴ 学生解释。
   ⑵ 学法指导,古汉语知识渗透。
     师:你解释得很好,“说的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了使语言精练,作者在“弗若”和“与”之间进行了省略,你能补充吗,把意思说完整?
     (相机标添加符号)为是其智弗若……与?
  6、第五句:曰:非然也。
   ⑴ 学生解释。
   ⑵ 顺势,领悟道理。
     师:作者说吧,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指图)我们也这么认为,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他啊,那么是什么原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呢?
     生:因为后一个人没能做到专心致志地学习。
     师:对了,学习应专心致志。
     (板书:专心致志。)
     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课文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绝不能三心二意。
     小结:作者借《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仅是学习,做什么事都必须专心致志。
   ⑶ 读好三、四、五句:
    ① 四、五问答句读读好,师范读。
    ② 男女生分别读问句、答句(读出反问的语气和回答时肯定的语气)
    ③ 三句话连起来读,读出感情,能背的就背。
      师:学得不错,今天我们学得好,也是专心致志的结果啊!
四、自读自悟,加深理解,语言积累
  1、自读、自释全文。
  2、愿意读的读,愿意解释的解释:
   ⑴ 解释全文。
   ⑵ 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
  3、看看图,背诵全文。
五、课外延伸
  师:你知道这课作者是谁吗?
  1、学生介绍孟子(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老师推荐课外阅读:孟子所写的文言文故事《拔苗助长》、《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
  师:这些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浅显易懂的文言故事,相信你们会喜欢的。
六、课后探讨
  1、课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之”意思各有什么不同?
  2、学了古文后,你会发现哪些问题?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59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