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激发学生学习和欣赏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1、预习课文,记录下不懂的问题。  2、搜集孔子有关资料。
  (教师)1、设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cai课件。 2、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1、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出示孔子画像)
师:同学们看,他是谁?
生:这位是孔子爷爷。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有关孔子爷爷的介绍。  (听录音介绍)
师:介绍听完了,告诉老师,你对孔子还了解多少?
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有一句名言:“诲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真好,连孔子说的话你都记得。谁再来说说?
生:孔子自幼好学,熟读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师:说得真精彩,你是位爱读书的孩子。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孔子的文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辩”中间是个言字旁。)
师:在课题中,“辩”是什么意思?
生:“辩”在课题中是辩论、争论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两个小孩在争辩太阳。
(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从课题中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他们在辩太阳的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两个小孩是怎么辩的?
生:我想知道他们辩的理由是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他们辩的结果怎样?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别急,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言城里。今天,咱们就和孔子爷爷一起来玩个闯关游戏,好吗?
生:好!
2、游戏闯关,学习课文
第一关:走向文言城(初读,读顺课文)
师:那我们就来闯文言城的第一关,第一关的通行指令是: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是怎样读课文的,谁来说说?
生:平时我们读课文是咬准字音,并有感情地读。
师:哦,你是这样读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在读古文的时候,要用古人的语气去读。
师:方法都不错,老师也告诉大家一种读的方法,这是一篇文言文,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字词,咱们重点读;不熟悉的句子要注意它的停顿,再连起来多读几遍,开始自由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谁来读读这些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及难读的词:
tāng
cāng

盘盂   探汤  沧沧凉凉曰  孰   汝   乎)
(指名读生字词、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随时正音)
师:字词掌握得真不错。咱们再来看看句子,好吗?
(出示课件: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师:请大家自己先试着读读。
(自由读、指名试读)
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把意思接近的词语放在一块,中间注意停顿!(课件演示: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
(指名试读,读得很好,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另两个句子: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孰/为汝/多知乎?)
(生纷纷举手,全班齐读)1234
师:读得真好,请同学们用上刚才的这种方法,再试着把全文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后听课文录音,再次练习读课文。男女生分段读,最后一段齐读。)
第二关:走进文言城(细读,知晓文意)
师:紧接着,咱们迎来了闯第二关的机会,请大家看第二关的通行指令: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古诗文的意思的?
生:我们一般先借助课后注释,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讨论,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生:我们先是预习,然后再看看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乃至整篇文章的意思。
师:同学们,用上刚才你们说的方法,咱们一起来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课件出示第一句话: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谁来说说“辩斗”、“故”在句中的意思?
生:在句中,“辩斗”的意思是辩论、争论;“故”的意思是原因。
师:谁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生:孔子去东方游学,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上前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师:说得很好。谁再来说说?
生:孔子到东方去游学,路上遇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于是询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师:刚才你们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了句意。现在你们就选用自己的方法,一边默读一边理解句子的意思吧!
(生默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师:好,同桌互相说说意思,不明白的同桌共同解答,还有不明白的可以问问旁边的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同桌互相说意思)
师:现在老师要来看看你们理解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及其日中如探汤。
3、孰为汝多知乎?)
(生分别说意思)
师:老师挑了三个最难理解的句子,你们都理解了,学得真不错。现在连起来说说整个故事的意思。
(生自由练说)
师:谁能说说?(生纷纷举手)
师:别急,同学们爱看动画片吗?
生:爱!
(课件展示动画片)
师:现在,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注意听,他哪里讲得好,哪里要补充?
(指名讲故事,非常精彩)
第三关:探密文言城(精读,探究内涵)
师:你生动有趣的故事又告诉我们,咱们又过一关了。
(课件出示:1、弄清两小儿辩什么,怎么辩?
2、你喜欢谁,为什么?)
(指名读要求)
师:你们平时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生:我们先是四人小组讨论,如果再有不懂的,就向老师请教。
师:谢谢你,老师就是你的合作伙伴。
生:我会多看几遍课文,再从文中寻找答案。
师:你们的方法真好,同时,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小诀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划,答案就蕴含在文章之中。
(生勾勾画画写写)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小儿辩什么、怎么辩?
生:两小儿辩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
生:两小儿辩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远还是近的问题。
师:单单是辩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吗?同学们再读课文。
(生再次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到底辩什么?
生:辩日出、日中的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
师: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这里知道的:“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1234
生:没有。
(师相机板书)
师:他们到底是怎么辩的,谁来试一试?
(生读第一小儿说的话)
师:你说的是这样的一番景象(同时出示相应的课件),日出的太阳大得像车的篷盖,到了中午就小得像个盘子。
师:请你上来板书,好吗?
师:你想在黑板上写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生:我想写“大”、“小”两个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日出的太阳大,而日中的太阳小。
师:谁想来跟他辩辩?
(生读第二小儿说的话)
师:你说的又是这样一番景象(同时出示相应的课件)。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凉,你们看,穿了这么多衣服,而一到中午,就热起来了,看,都出汗了。
师:请你上来板书,并告诉大家,你想板书些什么?
生:“凉”、“热”两个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日出的时候凉,而一到中午就热。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为了一个问题争论过吗?
生:争论过。
师:当时你们的表情怎样,心情怎样?
生:我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会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生:我们会争得脸红脖子粗。
生:我们会各抒已见,谁也不让谁。
生:我曾经在电视里看过辩论赛,选手们个个唇枪舌剑,场面十分激烈。
师:今天我们就来个辩论赛好吗?
生:好。
(指名辩论)
师:请记住,今天你们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两小儿,你们是一对好朋友,相遇了,可是为了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而发生了争论,记住你们的观点和理由。
(两名学生开始互相辩论,较精彩。师又让两生来辩论,很精彩。生纷纷举手,要求辩论。)
师:好,把机会给每一位同学,那咱们一起来辩一辩,男生做第一小儿,女生做第二小儿,记住你们观点和你们的理由,开始吧!
(男女生都站起来热烈地争辩着,台下观众也情绪高涨。)
师:辩得真精彩,个个面红耳赤,不分上下,有的同学把袖子都给挽起来了。
师:日出、日中的时候,太阳到底离我们是远还是近呢?你们想一想。
(师板书“?”)
生:一样的。
师:为什么?结合你们课外获得的知识讲讲吧!
生:我听爸爸说过,这是视觉上的错觉。
师:具体说说吧!
生:早晨太阳出来,后面有树木、房屋的衬托,显得大些;中午,太阳后面是广阔的天空,就显得小。
另一个学生抢着说:我还从《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早晨的太阳是斜射的,中午的太阳是直射的,在相同条件下,直射比斜射热量高。所以,温度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太阳的远近。
师:说得真好,看,科学小博士也等不及了,要急着来告诉我们。
(出示科学小博士的课件,介绍太阳的科学知识。)
师:现在同学们都清楚了吧。其实,不管是在日出还是在日中,太阳离我们的远近都是一样的。
(师擦掉“?”,写上“一样”)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说说课文中三个人物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生:我喜欢孔子。因为孔子能够做到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不会不懂装懂。
师:你从文中哪句话知道的?
生:我从文中“孔子不能决也。”知道的。
师:是啊,孔子博学多才,是位大学问家,然而,面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却能实事求是,不怕丢面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机出示课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这句话吗?愿意跟老师一起来读读吗?1234
(师生齐读)
师:谁接着说你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两小儿。因为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所以我喜欢他们。
生:我也喜欢两小儿。因为两小儿能面对不明白的事物,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不断地探究,所以我喜欢他们。
师:是啊,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大胆质疑、不断探究的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科技的发达,我们应该向他们……
生:学习!
第四关:放歌文言城(诵读,吟咏积累)
师:同学们顺利地闯了三关,咱们齐心合力来闯最后一关!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关的通行指令(课件出示: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师:你们平时是怎样吟咏古诗文的呢?
生:我平时读古文时,会注意停顿,并读出古人的语气。
生:平时我在吟咏古诗文时,会学着古人的样子,并加上动作。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现在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做一回古人一起来吟诵吟诵,还可以加上动作。
(生自由吟咏,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前俯后仰,还有的站起来吟咏)
(指名吟咏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得较好。)
师:看到同学们的热乎劲儿,老师也想来参加,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
师:从第一个自然段开始,你想吟咏哪个自然段你就站起来吟咏哪个自然段。
(师生共同吟咏)
师:吟咏得真不错,古文是古代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想记下来吗?
(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3、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作业(任选一题)
    1.尝试阅读文言名篇,如:《论语》、《左传》、《诗经》……
    2.读有关孔子的故事,积累孔子的名言。
    3.读读有关科学探索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
1、读的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形式多样,课堂上书声朗朗,气氛活跃。
2、每次“闯关”之前,都让学生回忆原来是如何学习的,回忆之后,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所谓“授人鱼,不若授人以渔”。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堂课体现得不是太充分,尤其是生与生、师与生的合作还有欠缺,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努力、探索。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5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