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翻译】两小儿辩日原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注释: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 “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赏析:
这篇古文讲了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故事。一个从视觉出发,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另一个从触觉出发,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对两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孔子也无法判断谁对谁错。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古人早已在认识自然界,探求自然界的奥秘了,同时这则故事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客观事物是很复杂的,即使智者也有所不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59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