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之约》读后感]《蒙娜丽莎之约》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导学提纲:
一、我会读:
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
二、我会查:
我能搜集蒙娜丽莎的相关资料                                                                           
三、我会理解:
1、我会理解本课新词
交涉:                              赴约:                                  
恬静:                              矜持:                                 
我能从文中的相关句子中看出这幅名画的魅力,能找到相关语句品味朗读
四、我会问
我能从文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产生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课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课件出示)
探访  交涉  肖像画  赴约  恬静  矜持  璀璨
微抿双唇   耐人寻味   难以捉摸   永不磨灭
(1)自己先读一遍。
(2)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对。)
(3)齐读一遍。
2.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画像)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师小结: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不禁要问: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123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娜丽莎》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4.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7.蒙娜丽莎之约》。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三、交流探究一,整体感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1.人多。(对,其实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你能找出来吗?有这么多人来观看,这就是这幅画的魅力!)
2.画展出的不易。(一幅画的展出竟需要美法两个大国多次交涉,这幅画的确很有魅力啊!)
3.预设:读第5段:
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6.7段)
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
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呢? (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
5.小结:
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
四、交流探究二,语段研读
1.好,我们就来看这部分。幻灯出示: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
同学们刚刚读了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哪部分描写最吸引你呢?
2.研读第6段
预设:
(1)生: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师: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师: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
生: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2)师: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慎重、拘谨)
(3)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4)(“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吗?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体会写法: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或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5)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读)
3.写一写
师引语: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这幅画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这幅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幅画,发挥你的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           ),有时又让人觉得(        )。……
(1)想一想,写一写。 (2) 指名说。(3)出示关于微笑的资料。
4.研读第5、7段
同学们真了不起,也学会了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课文5.7段的描写也采用了与描写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两段中展开想象的句子赶快找出来,体会这样写的精妙,然后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123
(1)你想读哪一句?谈感受。
(2)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朗读)
五、总结升华,朗读抒情
1.过渡:从人们的等待,从画展出的来之不易,以及“蒙娜丽莎”本身,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cai:第八自然段)
2.引读。
3.作者说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温柔、神秘,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蒙娜丽莎已经成为作者灵魂的一部分。那么,蒙娜丽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引导激情朗读。
六、总结全文,深入拓展
1.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他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2.拓展练习:
(1)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料。你也可以继续查找和达·芬奇有关的资料。
(2)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
七、小结
从同学们的表情和朗读中,老师也深切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真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幅画的风采。
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与《蒙娜丽莎》的约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成了他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39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