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月光曲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2.体会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爱。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2.理解“人物心境与乐曲意境”的统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上节课初读了课文,解决了生字词语,知道了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家,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贝多芬的感情世界,对他进行新的了解,同时,也将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板书:月光曲)
    二、直奔重点 体会意境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哪些内容是直接描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的?(8.9自然段)
     2.分析8.9自然段:
    (1)课件出示两段内容
老师范读,生思考:哪段写的是弹奏前的环境?(8段)哪段写的是具体的弹奏?(9段)
    ( 2)弹奏时的环境怎样?找出相关的句子
    (3)引导读出环境的清幽。
过渡:如果没有这样的环境还有没有下文的弹奏?所以,这美丽的月色,清幽的环境正是贝多芬创作的意境。(板书:意境)贝多芬在这样的意境中弹奏给兄妹俩带来了怎样的幻想呢?
   (4)默读第9段:画出兄妹俩想到的画面的句子
   (5)是什么让兄妹俩产生了这样美妙的幻想?(琴声)为什么哥哥想到的景物会有变化?(琴声变化)为什么琴声会有变化?(贝多芬的心情变了)此时贝多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激动)
    三、感情朗读  感受音乐才华之高超
   (1)出示哥哥看到的三幅画面,把意境与文字结合起来朗读。
   (2)把整段连起来读。读出景色的变化。
   (3)贝多芬只是即兴弹奏,但却能让皮鞋匠想象到那么多的景色,让一位盲姑娘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说明了什么?
    四、欣赏月光曲
过渡:多么美丽的月光,多么幽雅的意境,多么动人的感觉,这一切感染着贝多芬,让他心情激动即兴弹奏,那么能让他产生创作灵感,产生美好心境的东西,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让我们一同回到课文的2-7自然段去找找吧。
    五、体会感情变化 理解意境与心境的统一
学生默读课文,体会不同过程中,贝多芬的感情有什么变化。生边说师边板书:听琴声----吃惊  听谈话----同情  弹曲子----感动  即兴弹----激动
    总结过渡:这便是月光曲的创作过程,现在我们明白了,让贝多芬产生创作灵感的除了美丽的月光,幽雅的意境,还有谁?(兄妹俩)对,月光感染着贝多芬,兄妹俩感动着贝多芬,心情激动的贝多芬把一份真挚的感情送给了兄妹俩,把对穷苦人的一份爱心汇到了指端,就这样月光曲诞生了。所以说,月光曲的诞生是乐曲的意境与人物的心境的完美结合,是意境月心境的统一。(板书:意境与心境的统一)
    六、读名言 写感受 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12
    2 .生齐读,然后写下感受或理解。
    3.指名谈。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它是幽雅意境与美好心境的完美结合,也是贝多芬卓越才华的有力说明,更是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极大象征。我想,这也许就是月光曲为什么能够举世闻名,流传至今的原因吧。贝多芬还有很多有名的曲子,可后大家找来听听,记下自己的想象,也可查找资料,再次感受他的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33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