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设计一等奖]《有的人》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有的人》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诗歌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了解为多数人活着的人将得永生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对照的写作手法,体会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3、初步欣赏诗歌,对现代诗充满兴趣。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
  师: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先生不幸病逝时说:“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歌《有的人》。
 二、自主初读,吟诗解疑
1.略读课文怎么学?生交流学法。
出示阅读要求:
(1)读准确,读流畅。
(2)“有的人”指哪些人?
2.读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分节读诗,正音。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师:猜一猜,这句话容易读错的字是哪一个?
 生:大多说“呵”,有的把字音说成是he,有的说成是a
   师:这个字平时读“he”,比如— 笑呵呵、“呵斥
 另外,“呵”和“啊”这两个字有的时候读音和意思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它一样可以读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在这句话中读第几声呢?   为什么   ?  
师: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些骑在别人头上的人,对自己的做法很骄傲。
    生:这些人感到自己很了不起,所以才说“呵,我多伟大!”
    师:所以,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强调预设:朽,理解:不朽。
3.吟诗:读顺诗歌。
回归整体,读诗。
齐读诗歌。
三、合作赏析,品悟主旨
1.“有的人”指的是同一种人吗?
(1)(随即出示)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2)轻声读读,发现什么?
两个“死”,两个“活”一样吗?
(3)朗读指导“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现在你心里应该非常明白,两个“有的人”一样吗?
板书:虽生犹死
      虽死犹生
(4)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对比。(板书)
2.合作学习,细读《有的人》。
(1)找找两种人的不同,在旁边写上批注。
(2)交流心得。
3. 重构课文,对照感受
(1)第2到6节中找出第一类人。组内读读。
①(出示)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②这些“有的人”是怎样的人?他们的结果呢?(出示)12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③用一句话说说这样的人。
    伟大,实则渺小,让你想到哪些人?
(2)另外的“有的人”呢?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人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做牛马的
   远记住他!
   风吹到的地方
   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③你读出诗中的言外之音了吗?
   牛马,野草为了别人更好的活的人是谁?
④补充鲁迅的资料,交流。
  (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火,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腐朽。”
“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原来臧克家以此作比,竟都是出自鲁迅的原话啊!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又发现了什么?每节都是“先反后正”。
四、对比特写,写法感受。
1.对比读。
找找哪些字感受到强烈的对比?
2.交流:
品读“骑”“俯”,“刻入”“情愿”,“不朽”“烂得更早”……
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善一恶,一美一丑。
3.比较读
(1)2、3、4节5、6、7节
2与5节,3与6节,4与7节,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跨,”
……
(2)与前面放在一起写比较,你感受到什么?
臧克家无愧于“中国当代诗魂”。
五、总结齐诵,激起共鸣
1.十三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记得,读诗……七十二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记得,读诗……
2.《有的人》仅仅是在歌颂鲁迅吗?更是在赞美那些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的人,以小见大。
3. 将来等我们老了,我们还依然记得,齐读诗。

教学反思
      这是一片略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憎爱分明的感情,并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    
      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先让学生读准,特别是对容易读错的“呵”字,进行正音。其次,本课的有感情朗读诗歌是重点,学生对爱憎的感情朗读的还不够鲜明,知道要表达的感情,但读不出来,这时教师应及时的做到范读。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709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