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视频]《有的人》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结识一位山东籍的诗人,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世纪诗翁"、"诗坛泰斗"--臧克家。(大屏幕展示诗人照片)
师:令人憾惋的是这样一位清癯、刚毅、慈祥、和善的老人却在03年举国上下欢庆元宵佳节的时候,在华灯初上月挂中天的时候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师:同学们在课下了解了作者哪些情况?
二、反馈:生:交流。
三、板书课题。
师:也许许多人不知道这位著名的诗人曾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更不知道他曾获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但是,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位诗人曾写过一首纪念鲁迅的诗《有的人》,可以说《有的人》已经和臧克家先生的名字永远的联系在一起了,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来缅怀鲁迅、缅怀臧克家,缅怀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人。 (板书课题:有的人)
四、指导朗读;
师:学习这首诗,首先要有感情的朗读;其次要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哲理。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师:刚才,大家朗读了这首诗,朗读诗歌不同于朗读小说和散文。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诗读好?
生交流(感情、重音、停顿、语速)
师:我们来看第一小节,你来读读这一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一小节。)
生1读
师: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结合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几个方面点评一下
生2:我认为他读的太快了,语速应该再慢点,读的没有感情,再就是重音没读出来。
师:你认为哪些字需要做重音处理?
生2:我认为两个"活"、两个"死"应该重读。
师:你认为重读的理由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几个字的理解?
生2:第一个"活"指肉体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第一个"死"指灵魂腐朽,第二个"死"指失去生命。用相同的两个字突出了两种人不同的生与死,所以我认为这几个字要做重音处理。
师:我们用着重号在下面作重音标记。你来试着读一下。
(大屏幕展示有重音标记的诗句。)
生2读。
师:还有一点你点评时没有提到,但刚才的朗读已经读出来了。
生2:应该是停顿吧。
师:对,朗读诗歌,只有读出停顿,读出节奏,才能体现诗歌优美、富于音乐性的特点,我们用"/"来表示诗歌的节奏。(大屏幕展示有节奏标记的诗句。)
     你刚才读的很有感情,跟大家说说,你读前两句时,心里是什么感觉?
生2:对这种人的鄙视。
师:读后两句的时候呢?
生2:对这种人非常敬仰。
师:我们可以在诗句旁边作批注,用(  )表示。(大屏幕展示带批注的诗句。)
    根据大屏幕上的朗读标注,大家大声的自由朗读。
生读。
师:读诗还有一个技巧--句断意连。诗节中的句子虽然一句句分开了,但语气上是连贯的。比如第五小节,(大屏幕展示)我们用弧线来表示,就像乐谱中的连音符。听老师读这一小节。(教师范读)同学们自己读读试试。
生自由朗读。
师:读诗要把握技巧,读出感情。下面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朗读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来。(大屏幕展示全诗,教师示范朗读。)
师:老师的朗读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来帮老师改正,不好意思说,那你读的时候,把你认为欠缺的地方注意改正。请同学们模仿第一小节,边读边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课文中做一下朗读标注。1234
生自由朗读,做标注。
师:(大屏幕展示带有朗读标注的全诗。)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朗读提示,对照你自己做的标注再读读。
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推荐咱们班里读的最好的男同学和女同学来读。(学生推荐)老师把这首诗打在了屏幕上,并做了简单的分工,老师再教你们一招--如果你们觉得感情通过朗读不足以表现,你想淋漓尽致的抒发自己的情感,还可以在朗读时加上动作。可以开始了吗?
男女生朗读。
四、男女生领读。
师:读的真好,老师建议由他们两个来领读,台下的男同学和女同学也展开朗读比赛好吗?注意大屏幕上的朗读分工。(大屏幕展示全诗。)
学生领读。
五、学习诗歌内容。
师:(学习什么)大家朗读的很有感情,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是用的好的字、词,可以是写法、结构上的特点,可以是你对诗人的了解,可以是你对诗句的理解;还可以谈一谈你的困惑,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跟大家一起交流。相邻的同学可以小声的切磋、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交流。
师:准备好的同学可以发言了。
生1:我知道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师:你对鲁迅的生平了解的很详细。
生2:我发现这首诗是总分关系。第一节是"总",其余的六个小节是"分"。
师:这是结构上的特点。
生3:从刚才的领读,我发现这首诗有前后照应的关系,女同学领起第二节,所有女同学接上第五小节;男同学领起第三节,所有男同学接上第六节。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分工,发现这首诗前后照应,你真是个有心人。
生4:我发现第2小节中的"骑"和"俯"这两个词用的好,"骑"写出了反动统治者的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俯"写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形象。
师:这个同学从用词的角度进行品味,理解的很到位。
生5:我发现"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是由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演化而来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由这两句演化的?
生5:课下注释上有。
师: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善于借助文中的提示,课下的注释,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阅,这是一种立体读书法。
生6:我发现第3节"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是由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演化而来。
师: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6:比喻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
师:是的,鲁迅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及乔木 "在别人时时刻刻想"不朽"时,鲁迅却为了革命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这是多么高的思想境界呀!这首诗涉及到了鲁迅先生的《自嘲》诗和《野草》诗集,你还知道鲁迅先生有哪些著作?
生6:鲁迅的作品还有《呐喊》、《彷徨》、《阿q正传》、还有《狂人日记》。
师: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都是在反醒自己,解剖自己,为民族呐喊,为正义而呼,读先生的文章,能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在警醒中洗涤我们的灵魂,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多读鲁迅先生的文章。1234
生7:我发现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具体说说,哪些内容用到了对比?
生7:7个小节都用到了对比,把两种人进行对比。
师:这两种人在每个小节都有具体的对比,你能不能把两种人具体对比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生写。
师:跟大家说说你的板书思路。
生7:左侧代表一种人,右侧代表一种人,每小节都有鲜明的对比。
师:这个同学的板书思路非常清晰,同时也是一个很简要的背诵提纲,帮助大家快速背诵。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对比,在对比中表达哲理,如果我们分别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人,哪两个词语最恰当?
生8:用"遗臭万年"和"流芳千古"可以吗?
师:这两个词语很恰当,对比非常鲜明。(教师板书。)
生9:我有一个问题,既然副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为什么不直接歌颂鲁迅,而写"有的人"?并且还用另一种人来对比?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有价值,哪位同学愿意解答
(教师提示:我们把"有的人"换成"鲁迅",不用另一种人来对比,老师读一下,同学们听听,有什么不同?师读"鲁迅死了/他还活着/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10:改动后,诗的味道淡薄了,不含蓄了,歌颂的面也窄了。
师:是的,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写,但又不单单歌鲁迅,而是歌颂了象鲁迅那样千千万万的人,并且用另一种人与之对比,使歌颂的形象更加丰满。
生11:我不明白,为什么"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师:哪位同学愿意解答这个问题?
生12:我认为这些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无视人民的利益,遭到人民的唾骂,名字早就腐烂了。
师:举个例子,谁是这样的人?
生13:大奸臣秦桧,残害忠良岳飞。
师:在杭州西湖对面有座岳王庙--
生13:我去过,秦桧和他的老婆就跪在岳王墓前面,人们用唾沫吐他们,当然这是不文明的行为。
师:里面还有一幅对联,你知道吗?
生13:是不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师:对,祸害忠臣的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谁能再举个例子?
生14:胡长清、成克杰,他们身居高位,以权谋私,作威作福。
师:在金钱面前,他们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成为国家的蛀虫,人民的公敌。
生15: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贪污巨款561万以权谋私,利欲熏心,无恶不作,已被处死刑。
师:这些人生前用人民的钱为自己树碑立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横行霸道,祸害百姓,他们只能遭到人民的唾弃,遗臭万年,在他们没死之前,名字早已经腐烂;相反,心里装着人民的人,他们一心为民,不想让人们记住他,可是人民却把他们记在心里,他们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谁是这样的人呢?
生16: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人。
师:是的,鲁迅先生尽管没有在战场上拼杀,但他用笔作刀枪,与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他死后,人们把一面白色的旗帜盖在他的遗体上,这面旗帜上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人民群众把先生看作我们民族的灵魂,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是"中国骨头最硬的一个人",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快70年了,但他的文章,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生17: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将军也是这样的人。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在东北战场上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日军严密封锁了几个月,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又坚守了7天。抗联将士们阵亡后,日军用刺刀挑开杨将军的腹部时,他们惊呆了,我们的将军,吃的是袄中的棉絮,还有树皮和野草。1234
师:现在,还有官员用7天的时间扯皮推委,挥霍浪费,而杨靖宇将军却靠着吃树上的皮,地上的草,袄中的棉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这就是我们的将军,连日本人都为之敬佩的将军!
生18:周总理也是这样的人。周总理身为国家总理,他没有遗产,没有子女,一心为民,一心为国,他逝世后,联合国为他降半旗,十里长街站满了为总理挥泪送行的人。
师:是的,古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为了接待来访者,吃一顿饭三次把饭吐出来,而我们的总理在病榻上还心忧国事,"一次输液六拔针"啊!总理逝世后,为他送行的人们,泪水把地毯都打湿了一米多。
还有臧克家先生,他用如椽之笔为正义而呼,为人民请命。即使在生活中,他活着也是为了别人活的更好。有一次,为了救助一位身患尿毒症的女诗人,他捐款三千元,就在此前,臧克家老人为了给女儿治病刚卖掉一部心爱的藏书。他做这些事,不是为了让人记住他。但是,在他的追悼会上,却有许许多多从四面八方赶来自发为臧克家先生送行的人,甚至有许多是从未见过面的。一位从西安站了一个晚上赶来送别的中年人哭着说:"臧老在我的心中是一座丰碑,他的人品、诗品是那么高尚!"是呀,臧老的离去,天地都为之痛惜,但我们坚信,臧老还活着,活在我们的诗歌里,活在人们的思念中,活在人民的心里!年年元宵节,灯火阑珊处,明月清辉里,我们都会谛听到他的声音!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情,为鲁迅,为周总理,为臧克家,为千千万万个像他们这样大写的"人"献上一曲颂歌--(板书"人")
( 在齐声诵读中下课。)
某人
泰戈尔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放射光辉。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爱之神发现了你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9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