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说课视频]《少年闰土》说课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它在本单元中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对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文章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健康可爱、经验丰富的农家少年,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含有图片,重点句段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闰土“看瓜刺猹”这幅画面给作者和读者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教学中通过情境渲染,自主品读,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应的客观事物,让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使学生了解人物的特点。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读来学习课文,在初读中整体感知,在细读中理解,在精读中感悟。在指导学生的学习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时,采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了解闰土的特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3、读写结合法。
课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简洁而精彩。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上最有特征的方面去体会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写人文章的写作规律。在课堂上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  
4、课后拓展阅读法
  课后阅读《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三、说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所以本课可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合作等方式,让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静静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按照“品读语言——表达感悟——积累语言”,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渲染,引出闰土。
1、以介绍朋友引入,展示“月下看瓜刺猹”图,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123
(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
2、初次见面,这个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板书:回忆    初识   相处    离别)
2、这四个部分,哪个部分给你印象最深?
3、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
(三)直达重点,了解闰土。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让学生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先自由读一读,再在小组中合作学习课文6-13自然段,讨论交流自己喜欢的内容。
2、汇报学习成果。
(1)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指导朗读、概括出四件事。
先指名轮读闰土的话,其间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和长句的朗读指导。
再指导学生概括出闰土的话中包含着四件事。(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
3、重点研读“看瓜刺猹”。看看哪些地方稀奇,让你感到有意思,勾画有关句子,写上批注。老师指名交流。
(1)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默读,说读书体会。
(2)采用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齐声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景美、闰土勇敢、猹的狡猾。读出自己的理解。
(3)出示课文对话,看看闰土是怎样说,“我”怎样听。同桌练读,男女分角色读。
(4)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感受闰土健康可爱的形象。
(5)小结。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是十分深刻,时隔三十年呀,当母亲再跟我谈起这件事时,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展示“月下看瓜刺猹”图,学生配乐诵读第一自然段,背诵积累语言。
(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谈感受、引入背景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闰土的特点。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4、从读学写,进行课堂小练笔。仿照作者描写闰土的方法,请你抓住你最熟悉的一位同学的外貌特征,用三言两语写下来,让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
(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写人文章的写作规律。)
5、教师引读“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学生再次感悟闰土的形象,体会对话的作用。
(由扶到放,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四)拓展延伸,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出示《故乡》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123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中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课后读鲁迅小说《故乡》,自主探究原因。
(这样的拓展阅读,让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再认识,同时学会思考,学会思辨,树立大语文观。)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学习的思路,我边分析课文边板书重点词句,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及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加深学生对课文感情的理解。
少年闰土
回忆      初识     相处      离别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聪明能干  健康可爱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经验丰富
看跳鱼儿    
   本课设计特色: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去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692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