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计算公式|体积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4-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公式,进一步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
教具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练习二十第13题的长方体(用橡皮泥做成)。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公式,更加清楚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
二、复习
  1.复习体积的意义。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相同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小,
  2.复习体积的计算。
    (1)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体的体积?(分行板书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请同学们在课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公式。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思考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指名学生口答公式,老师接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提问:这些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推导出其他公式的?老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联系,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
    (2) 归纳柱体体积公式。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上、下底面是完全一样的。像这样从上到下一样大小的直直的形体,一般都叫做柱体。从上面统一的公式可以看出,这样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公式进行。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追问:求容积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注意什么?指出;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行,要注意应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度,结果一般用容积单位。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判断。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讨论练习二十第7、8题.
     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形状?第8题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说明了什么?
  3.做练习二十第11、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么?求能容纳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
  4.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谁来说—说,增加的表面积部分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5.口答练习二十第15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先估计,解释估计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交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按题意画出示意图。提问:求这个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与正方形哪个条件有关?梯形的一条底比另一条底长多少厘米?你有办法根据题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吗?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7—9题,第11和12题里自己未做的一题。
    家庭作业 ;练习二十第10题。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24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