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柱和圆锥体的特征,能够正确区分圆柱和圆锥。
2、初步感受圆柱和圆锥是旋转体,建立圆柱和圆锥的空间观念,形成表象。
3、借助多媒体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长方形小旗,圆柱和圆锥教具、学具模型,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长方形绕一条边旋转以及生活中圆柱形状的实物,引出圆柱。
2、揭示研究内容,板书并画圆柱的立体图形。
(二)认识圆柱。
1、初步感知圆柱。
(1)学生自主探究。运用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等方法,初步认识圆柱的特征。
(2)集体交流。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特点。
①围成圆柱的面是圆柱的侧面,它是一个弯曲的面。
②两个圆形的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③圆柱就是由一个侧面和两个圆形的底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④验证圆柱的两个圆形底面完全相同。
学生通过画底面、量底面直径、研究长方形绕轴旋转形成圆柱的过程,多种途径自主探究,并集体交流,形成共识。
2、通过旋转,深入探究。
(多媒体分步显示长方形绕轴旋转形成圆柱的过程。)
(1)点动成线。圆柱底面两个圆周的形成。
(2)线动成面。圆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的形成。
(3)面动成体。长方形作为整体的面旋转后形成整个圆柱。
3、通过对比,强化认识。
(1)判断。从提供的立体图形中识别圆柱,不是圆柱的说明理由。
(2)通过辨析,感知直圆柱。
4、教学圆柱的高。
(1)认识圆柱的高,以及标注圆柱高的方法。
(2)知道量圆柱高的方法,并动手操作量圆柱的高。
(三)认识圆锥
1、感知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可以得到圆锥。
2、认识圆锥的外部特征。
3、通过旋转过程,进一步认识圆锥。
4、教学圆锥的高。
我们刚才研究了圆柱的高,现在哪个同学能指出圆锥的高在哪里?谁来说一说圆锥的高是什么?我们这样来标注圆锥的高。(标注高。)
请同学们拿起桌面上的圆锥,用两根手指夹住圆锥,表示出它的高。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夹的,对吗?为什么?(指着屏幕说。)他表示的实际上是这条边,而高是这一段。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量圆锥的高呢?请看屏幕(讲解)。为了保证量出的是圆锥的高,注意直条和尺相交的角是直角。大家想不想试一试?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量一量手中圆锥的高。(一两个交流。)大家量的很认真。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同学们桌面上都是小圆柱小圆锥,老师这里有个大圆柱,谁想来摸摸它,不过有个要求,请你举着这个大圆柱,边用手摸边向大家介绍它各部分的名称,都有什么特点,行不行?圆锥谁来?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了圆柱可以通过旋转长方形得到,圆锥可以通过旋转直角三角形得到,难怪有人把圆柱和圆锥称为旋转体。其实,通过旋转,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形体。
(五)练习。
1、多种平面图形旋转练习。这里我们只列举了几个平面图形的旋转,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由的画一些平面图形,想象一下,绕某一条轴旋转以后是什么样的。
2、拓展练习。
   我们课堂上见到的只是可数的几种圆柱和圆锥,其实圆柱和圆锥的大小形状是形形色色的。请看屏幕。(演示各种大小形状不一的圆柱和圆锥的旋转图。圆柱都是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圆锥都是一个顶点,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它们各自的外观都一样,是什么造成大小、高矮、胖瘦不一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底面半径不同,高不同。)12
3、练习五第2题。从正面、上面看圆柱和圆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拓展开讲。)
(多媒体演示:平行光源。)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原教材相比,在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新教材集中认识圆柱和圆锥,而原教材圆柱和圆锥是分别认识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圆柱的认识进行有重点的引导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圆柱,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然后引导学生难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探索圆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这一过程,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对圆柱的特征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二、注意学习方法的迁移
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面的个数、面的特征)、直观图、高(什么是高、高的条数)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及时设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三、注意对比
圆柱和圆锥认识以后,我让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行了有效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面、高有了更深的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系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编排的特点,有层次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的“度”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28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