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让课堂评价成为师生心灵的对话——《圆柱的体积》课堂学习评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师:请同学们回忆,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1:将圆分成好多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生2:分成若干等份,分得的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
    师:补充得好,两位同学握握手,你们的发言合起来就全面了。
    评析:评价的指向性很明确,促进积极参与,积极合作。
    多媒体显示:把圆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师: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生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师:说得滴水不漏,能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立方米的大小吗?
    评析:表扬的同时委婉地提出新的要求,学生会很愿意做。
    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生: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根据体积的含义,想一想,什么叫圆柱的体积?
    生1:这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师:(出示任意圆柱)你能估计一下这个圆柱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吗?
    生:10立方厘米。
    师:你真勇敢,是第一个敢于估计的同学,可是你估计的数据太小,想再试一次吗?
    评析:评价时设法找到他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进其产生更高的需求。
    (师指导:伸出手指比划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帮助该生掌握估算的技巧。)
    生:600立方厘米。
    师:同学们认为是不是比较接近了?
    众生一致同意。
    评析:动员全员参与估计,参与评价,此时的集体关注产生了强大的力量。
    师:拿出你们带来的圆柱,同桌的两个同学各自估计一个数据并记录下来。
    师:如果想准确地计算出这个圆柱的体积,该怎样算呢?猜测一下。
    生1:两个底面积的和乘2。
    师:胆略过人,真佩服!
    评析:评价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要:被老师佩服,那是何等自豪!内心获得愉悦感。该评价语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发展性原则,评价的作用在于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简单的好坏之分,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导向和动力。
    师:你同意这个猜测吗?(大部分学生摇头。)
    生2:底面积乘高。
    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等待……)
    师: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吗?
    生:能。
    师:想试试吗?(各合作小组立即行动,组长作了分工,用学生课前准备好的圆柱体萝卜或山芋尝试切拼。)
    (老师尽可能地参与多组活动,并指导组与组之间的互评。)12
    师:自己认为你获得成功的组请举手,(有一半小组获得成功)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发明家爱迪生经常要经过上千次实验才能成功一项发明,失败了,下次再来。下面请合作切拼成功的小组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切拼的。
    评析:评价没有忽视失败的同学,言外之意:只要认真参与做了,哪怕失败了,也能获得一些经验,老师仍然欣赏你!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要受人的意识支配,所以教学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生:因为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根据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再沿着高的方向切,就可以拼成长方体了。
    师:说得真精彩(竖大拇指,鼓掌)。
    评析:利用体态语,和学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通过分享成功的喜悦,产生心灵的共鸣。
    师:切拼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小组讨论上面的思考题。)
    生:体积没有变,底面积没有变,高也没有变,只是形状变了,由圆柱转化成长方体了。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27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