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2019-0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分析、比较、类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作业纸、合作探究单、相关内容的资料准备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文具盒、尺子、作业纸等。
课前活动: 1.师生互动   2.欣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出示二小主题图)
   引导:你觉得我们的学校怎样?(学校很美)感谢同学们的评价。我们二小不仅花美、草美、孩子们更可爱!请看(媒体呈现孩子们的画面)
    2.激发探究意识
    (1)观察主题图(如上)
引导:这张照片里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表示的问题吗?
(2)呈现问题
    媒体呈现: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引导:把谁看做单位“1”?(把女生人数看做单位“1”)怎样列式?  
8÷10=0.8=80%
   继续呈现: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引导:把谁看做单位“1”?会列式吗?
 10÷8=1.25=125%)
    引导: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解题关键是什么?
3.引出新问题
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引导:和前面的问题相比,它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1)分析问题
  引导: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画线段图等)
    (2)画线段图(小组合作)
引导:我们在小组内通过画线段图研究好吗?在画图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下问题(媒体呈现):
                   问题思考
1.把(    )人数看做单位“1”。
2.(    )人数比(    )人数多(    )人。
3.多的人数相当于(    )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研究成果、解析问题真谛(实物投影展示如下)
男生
10人
多的人数
8人
女生
引导:谁愿意上来汇报你们小组的想法?
① 把谁看做单位“1”? (男生人数)你先画谁的?
②谁比谁多了几人?线段图上怎么表示的?
③多的人数相当于谁的百分之几?为什么?123
引导:就是说“多的人数”只能和谁去比?(和单位“1”去比)
④怎样理解“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4)列式计算
引导:你会列式计算吗?试试看。
    列式:10-8=2(人)  2÷8=0.25=25%
引导: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还可以怎样想?
    列式:10÷8=1.25=125%  125%-1=25%
评价:你们真是一群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孩子!
2.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1)改问题为: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引导:谁来读题?
(2)大胆猜想
    引导:猜猜看,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3)激励验证
    引导:你能利用刚才的方法验证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吧。
(4)反馈(可辅助画图理解)
10人
     女生:
8人
    少的人数
    男生:
引导:谁愿意上来展现研究成果?
引导:你是怎么理解“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列式 10-8=2(人) 2÷10=0.2=20%
引导:还可以怎样想?
列式 8÷10=0.8=80%  1-80%=20%
(5)验证猜想
引导: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男女生的相差数一样结果却不一样?
(6)揭示课题
引:谁能概括一下今天学习的是什么样的百分数问题?
(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三、迁移运用,巩固新知
    1.呈现情境图(来安县第二小学
(1)媒体呈现:来安县第二小学2005年有26个教学班,2011年增加到30个教学班。2011年的班级数比2005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引导:怎么理解“2011年的班级数比2005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计算困难可以使用计算器!
(2)尝试列式,反馈
         30-26=4(人)    4÷26≈0.154=15.4%
  或 30÷26≈1.154=115.4%  115.4%-1=15.4%
引导:说说你的思路?
延伸:你对自己学校的发展前景有何期待?
2.脑筋急转弯、慧眼识对错(媒体呈现)
  (1)苹果比桃子多20个,说明桃子就比苹果少20个。
  (2)铅笔枝数是钢笔的80%,说明钢笔枝数也是铅笔的80%。
  (3)杨树棵树比柳树少20%,说明柳树棵树就比杨树少20%。
    引导:感觉如何?判断全对的请举手
3.联系生活(机动安排)
    (1)呈现情境图
媒体呈现:
(1)一个文具盒原来卖20元,现在卖15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
引导:你能理解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列式:20-15=5元(元)5÷20=0.25=25%
   或 15÷20=0.75=75%  1-75%=25%
(2)一个文具盒原来卖20元,现在降低了5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引导:这个问题能理解吗?
列式 5÷20=0.25=25%
  或  20-5=15元(元)15÷20=0.75=75% 1-75%=25%123
(3)一个文具盒现在卖20元,比原来降低了5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引导:这个问题可太难了!有没有兴趣解决它?
列式 20+5=25(元)  5÷25=0.2=20%
   或 20+5=25元(元)20÷25=0.8=80% 1-80%=20%
 评价:你们今天的表现棒极了!
四、总结全课,升华认识
引: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既深化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比较好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时知道是哪两个数量在进行比较,能正确判断谁是单位“1”的量。所以利用迁移规律和“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已有了较充分的知识与能力上的储备。
设计理念: 从孩子的身边选取有生活味的、新鲜的素材,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准孩子的学习起点,适时引领孩子去发现、去探究,容易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从而在师生间、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中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努力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动态生成的课程理念。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shuxuejiaoan/7125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