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两个加法两道减法三道乘法】《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3-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例3、第9页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老师听算,学生计算在课堂练习本上。
3×5+4=     5×7+1=    4×9+8=
6×8+5=     8×3-6=    9×9-9=
   指名订正答案,生自己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主题图)
  (1)谈话引人:
师:前两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游乐园里看木偶戏的人数和孩子们买面包后,面包师傅还剩多少个面包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到跷跷板乐园去看看,好吗?
引导生观察理解图意和提出问题。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有3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每一组有4人。又来了7人,一共有多少人?
  (2)小组交流讨论
a、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b、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c、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d、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a.  4+4+4+7=19(人)
 4×3=12(人)    12+7=19(人)
       4×3+7=19(人) 
b.2+2+2+2+2+2+7=19(人)
  6×2=12(人) 12+7=19(人)
  6×2+7=19(人) 
c. 4+4+4+4+3=19(人)
  4×4+3=19(人) 
d.4+4+4+7=19(人)
(3)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4)小结:用乘加和加法两个分步算式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合写成一个乘加的综合算式,这样算式更加简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体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一做。(投影出示教材第9页图)。
师先引导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获得已知信息。
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会解答吗?
(先让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了3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
10-4+3=9(只)   10+3-4=9(只)  ……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投影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投影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12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
(四)、课堂作业设计(视情况,投影出示)
   1、小白兔种了7 行胡萝卜,每行8个。准备送给小黑兔10个,小白兔还剩几个胡萝卜?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6页,还剩1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3、妈妈买来2盒月饼,每盒有9块。送给奶奶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
   4、小力买了5 个练习本,每本1元,他又买了一把尺子花了3元钱,小力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指名答后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观察、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板书:
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a. 4+4+4+7=19(人)
   4×3=12(人)    12+7=19(人)
      4×3+7=19(人)
b. 2+2+2+2+2+2+7=19(人)
   6×2=12(人) 12+7=19(人)
   6×2+7=19(人) 
c.  4+4+4+4+3=19(人)
  4×4=16 (人)  16+3 =19(人)
  4×4+3=19(人) 
d.4+4+4+7=19(人)

教学反思
  乘加的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有所接触,而且计算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出现在实际问题之中时,有的孩子就不一定会想到用乘加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有个别的孩子习惯了用连加的方法。当然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今天,孩子用连加的方法计算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学习是一步一步深入的,学生也不可能始终停留在用加法计算。所以,在以后的练习中我重点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乘加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进一步的练习强化,孩子们也体会到了两种方法的异同,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好”、“优”的方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09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