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_三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位数的数法 教学要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和“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难点: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复习1、 提问:最大的一位数是多少?加上1位是几位数?2、 按照10、20、30、、、、、的规律要全体学生数到90,再数91、92、、、、、、99。再加上1所得的和是几位数?3、 怎样数一百以后的三位数?二、 新授板书课题:三位数的数法1、 教学例子1(1) 出示小木块,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教师板书:10个一是十。提问:十里面有几相一?出示十个木块一条的实物或图片,一十一十地数,从10 数到100,提问:一百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板书:10 个十是一百。(2) 出示把10个小木条换成由100小木块排成的一层木块,说明数大些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九百。提问:九百里面有几个一百?再添上一个一百是多少?板书:10 个一百一千。(3) 全班同学齐读教师板书的内容 教师说明百和千是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相互紧邻的邻居,又称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4) 让学生看课本例子1的插图,齐读结语并回答:十里面有几个一?十和一有什么关系?一百里面有几个十?百和十有什么关系?千和百之间是不是十进关系?为什么?板书:一-----十------百------千。 10 10 10(5) 小结: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 2、 教学例子2用计数器帮助数数(1) 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说说从右往左每一档所表示的数位名称。重点认清千位在右边第几位,与哪一位相邻。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出千位。教师在个位上拨珠,学生回答表示的数是多少。(2) 教学例2的(1)借助计数器,教师拨珠,学生装数数,从一百起,一百零一、一百零二、、、、、、,当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在个位上再加一个珠子,个位上就有几个一”“10个一是多少?这时该怎么样拨珠?”“各个数位上的数是怎么样变化的?接下去怎么样数?”当数到一百一十九时,要注意各个数位上的变化情况。(3) 教学例2的(2)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九十八,边拨珠边数数,数到一百九十九时,提问:“个位上再加上一个珠子,九十九后面是多少?应该怎么样拨珠?“为什么是数二百而不是向百位进一吗?“再继续数到二百零六。教师还可提问:一百九十九加一是二百,那么二百九十九加一是几百?三百九十九加一是多少?、、、、、、九百九十九加后面的数是多少 ?3、 小结:掌握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根据需要可以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来数数。 三、 巩固练习课本第30页“做一做“习题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教师巡视后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的读与写法 教学要求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1、 口答:(1)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2) 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 读写两位数。(1)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48,提问:“计数器上的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怎么读?怎么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2)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80。同上题一样提问,指名学生读写出来。(3) 教师指出:写两位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十位上是几写几,个位上是几也写几,个位上一个没有就写0。读两位数也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是几也读几,个位上是0就不读二、新授揭示课题并板书:三位数的读写法。1、 教学例3。大屏幕出示例3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图里一共有多少根小 棒?”“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指导学生看每大捆是由10 个小捆组成的,每小捆是由10根组成的。提问:“每大捆里有多少个10?”“10个10是多少?”“2捆是多少根?”指名学生说图里小棒组成的数。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把数字填在书上。2、 做例3下面“做一做”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把观察结果填在书上,再指名学生口答,说说为什么?3、教学例4。出示计数器,指名说说数位的意义和顺序。(1)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26。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怎么读?怎么写?”学生回答时教师边板书:写作126,读作一百二十六。(2) 用同样方法教学第二、三个数。指出第二个数十位是0,第三个数个位是0的该怎么读、怎么写?4、小结。三位数的读法:(1) 从百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3) 数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的0都不读。三位数的写法:(1)从百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们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3)数中间或末尾那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三、巩固练习。课本第31页下面“做一做”习题。第1题,指名读、齐读。指名说说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法。第2题,由学生独立写在课本上,指名板演,共同订正。重点说说四百和六百零五末尾和中间有零的写法。第3题可让同桌同学互相数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四位数的读法 教学要求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和读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一、 复习指名读出下面的数638 807 459 500 780二、 新授由三位数的读法引入,揭示课题并板书:四位数的读法1、教学法例5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33页例5的绘画纸,找出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1) 数一数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少个小方格?(2) 一横行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3) 两横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格?三横行呢?、、、、、十横行呢?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 位。2、教学例6(!)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注意提示:拨一千零一十五时,应该用中指在个位上拨下1个上珠,同时用食指拨去4个下珠;拨一千零一十,一千零二十时,应该用中指和食指在个位上拨去9,再用拇指在十位上拨上1个下珠。(3) 从一千九百九十九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千零五。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数到二十怎么样拨珠?指名回答(4) 从九千九百九十一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当数到一万时提问:该怎样拨珠?教师可在讲台上演示,使学生明确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要学生再数一遍。3、 第34页上面的“做一做”习题要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指名回答,共同订正。4、 教学例7(1)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3745。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多少?板书:3745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2)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第三个计数器图里的数的读法。强调指出:中间有一具或两个0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出来。5、 教学数位顺序表。提问:l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从个位起,数位顺序是怎样的?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全班齐读几遍。6、 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全班阅读课本 第33---34页例5---例7,齐读万以内数的读法。三、 巩固练习第35页“做一做”习题 让学生读数,指名说说各数是怎样组成的。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四位数的写法 教学要求熟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熟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能比较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教学过程一、 复习1、 填空。口答:(!)一个四位数,从右往左,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第四位是( )位。(2)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 )位数。 2、写出下面各数:四百八十五 六百零七 八百 七百八十 3、口答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二、 新授揭示课题,板书:万以内数的写法。1、教学例8。(1)教师在黑板左边板书出示:一千三百四十二。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教师提问:这个数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这个数怎么写?学生口答时教师在数位顺序表下写下这个数。要学生注意观察:从高位写起,一千就千位写1,三百就在百位写3,四十就在十位写4,二就个位写2。(2)出示三千零六十九。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的组成,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这个数。指名回答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并指出百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的数。说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没有的数,要在这些数位上写0。 2、根据例8的写法过程总结万以内数的写法。阅读课本例8,齐读写数的法则。 三、 巩固练习第36页“做一做”习题第1题要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应当注意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集体订正。第2题让学生检查各数写得对不对,把错的改正过来。再指名说出错在那里,怎么改正。 四、 课堂练习练习九第3―6题,8题。第3、4、6题直接做在课本上。第8题做在练习本上,做在集体订正。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数的大小。(课本38页例9,练习十第1--5题) 教学要求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课本第38页复习题 二、新授揭示课题,板书: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例91、出示例9的(!)题:比较1230和965的大小 引导学生分析:1230是四位数,超过一千;965是三位数,最高位只在九百,不够一千,所以1230>965,这说明位数多的数大.2、出示例9的(2)题: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 引导学生分析:都是四位数,比较最高位,5个千小于8个千,所以 5640<8790,(板书)。3、出示例9的(3)题材:哪辆车载的汽水多? 引导学生分析: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怎么比?比较百位上的数, 8个百大于5个百,所以3846>3529.4、小结:比较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比较大。(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从它们的最高位(千位)起进行比较,千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数,百们位上数大的那个数比较大;。。。。。。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第2、3题。第2题。指名读题、审题。全班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第3题。指名读出各数,注意几种有0的情况:末尾有0不读出来,中间有0只读一个零。指名说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要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在课本上将八个数标出1、2。。。。。8的顺序。后订正。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0989.html
相关教案
- 两步加法减法是什么意思_运用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_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及反思
-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 [两位数减两位数人教版]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案
- 【沪教版第四册】新人教第四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计划]第一单元计划 解决问题
-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视频】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之教材分析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反思
-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题|《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的教学实录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计算题100道]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
-
【读统计图教学反思】《读统计图表》详细阅读
教 学 设 计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读统计图表》。二、教学目标:(一) 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二) 认识并能读懂统计图表,完成相应的图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三)...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视频】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详细阅读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
二下用乘法口诀求商_二上《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2、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1、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测试卷】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 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详细阅读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
-
做家务的男人第三季_做家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一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教学过程一、谈话...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