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天气与生活》教学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2016-1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够正确使用“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能力目标:掌握阅读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情感目标:用实例说明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天气符号
教学手段及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学探究、启发式谈话法
课前测试—明确目标—自学(指导自学、导学提纲、独立自学、小组研究)—自学展示—精讲点拨—堂清检测—推荐作业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点击显示测试题:
1.地球自转的结果是   ,方向是    ,周期是      。
2.地球公转的结果是   ,方向是    ,周期是      。
3. 地球上海陆面积比是   :   。
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和         山脉。
5.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一种来自地球  部,
如    、    、     等;另一种来自地球   部,
如    、    、     等。
6.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          
地带和              地带。
7. 如图a位于b的   面,b位于c的    面。
 

教      师      活      动 

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时间3′。

南、北半球(小组)各出一名代表
回答1、3、5、7和2、4、6、8题。

南、北半球(小组)各出一名代表
点评对方的答案。

学       生      活      动
 8.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
a       b       c           
d       e       f          
 
4′后前后桌互换批阅,
并得出分数。

明确目标1′ 点击示标 读标,记标。

推荐作业1′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p46第一目“天气与气候”之“济南市上下班天气预报”。1. 感悟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领悟天气的基本含义,总结天气的概念?找出“天气”概念中的关键词。3.明确预报是从那几个方面描述天气的 ?时间3′123
精讲点拨:关键词是 “短时间”、“多变”
经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p46 “昆明的气候特征”。
1.感悟“气候”的内涵,总结气候的概念。找出“气候”概念中的关键词。
2.列表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时间3′
精讲点拨:关键词是 “多年”、“ 相对稳定”
 区别 联系
天气 短时间的 多变的 都指大
气状况
气候 多年的 相对稳定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p47 “思考”内容。并回答1.2.两题
时间3′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p47:“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的四幅图片” 并讨论、回答。时间2′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第二目“看图识天气”之p47:文字及p48接受天气预报的途径图。
 现在请大家来看一段天气预报视频。
(点击投影)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资料。时间2′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p48:卫星云图及文字。思考:在卫星云图上白(灰)色、蓝色、绿色分别表示什么?时间2′
精讲点拨:白色或者灰色的地区表示的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的颜色越灰,表示云层越薄。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p48:图4.1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 2风向及风级。并把16个天气符号在课本上用笔描一遍。时间4′
(点击投影)分4组出示常用的天气符号分别让男生和女生组回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好。
精讲点拨:天气预报中一般用带尾羽的矢量来表示风向和风级,风向杆所指得方向为风的方向,即指风吹来的方向。尾羽的数和形状表示风力。一根尾羽代表2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则表示风力8级或8级以上。
(点击投影)出示十二级风大小的顺口溜: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
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
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
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
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
10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看课本p49:活动和图4.3城市天气预报以及“网站链接”。 时间3′
精讲点拨:两个符号同时出现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例如
表示晴转小雨。
1. 男生和女生组分别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预报天气。比比看哪一组播报的快捷、准确。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第三目“让天空更蓝”之p49: “空气污染的代价”及后段文字。
感悟空气质量的高低对人类的健康、动植物的生长和建筑物都有影响。时间1′

(点击投影)导学提纲:
 快速阅读p50下:“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与人体健康关系对照表图”和p50上:图4.1
“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xx年1月9日)”

济南市空气污染指数是多少?2.说说图中那些城市属“轻度污染”,那些城市属“重度污染”?
 时间3′

(点击投影)检测题     时间6′

1.天气的特点是( )
 ①短时间 ②长时期 ③常变化 ④少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123
a、农业生产  b、人们生活  c、交通  d、旅游
3.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中年炎热  d、电闪雷鸣
4.下列叙述,表述气候的是(   )
a、这里天空蓝极了,偶尔有云飘过来
b、这场大风真厉害,把马路两边的座椅都掀翻了
c、一场寒流过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
d、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
5.下列天气符号,对交通最不利的是:(   )
 a            b
       c           d 

6.下列的历史故事,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a、望梅止渴  b、诸葛亮借东风  c、负荆请罪  d、程门立雪
7.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  )
a、海洋 b、云雨区 c、沙尘暴 d、陆地
8.城市里汽车多,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大,下列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  )
a、用无铅汽油,且过虑尾气 b、扩大绿化面积
c、有计划地控制市区的汽车流量 d、扩大交通路面

2. (中等难度) 回家收看电视天气预报时,关闭音量,模拟预报节目主持人,给家人播报一次天气预报。
3.(较高难度) 搜集民间天气谚语,并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这些谚语所包含的道理。 自学(阅读、思考)。
自学展示:
抢答2.3.两题。
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总结得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自学(阅读)
自学展示
抢答1.2.两题。
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总结得出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自学(阅读、讨论)。
自学展示
抢答1.  评价同学的回答。
抢答2.  修正同学的回答。

自学(阅读、讨论)。
自学展示:回答。

自学(阅读、观看)。

自学(阅读、思考)。
自学展示:抢答,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自学(阅读、记忆)。

(在课本上用笔描16个天气符号。)

自学展示:
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回答。

自学:
(齐读十二级风大小的顺口溜)
自学(看课本)。

自学展示:男生组和女生组
模拟预报节目主持人,比赛预报图中各城市天气。

自学(阅读、感悟)。
自学展示:一学生模拟播音员读“空气污染的代价” 及后段文字。

自学(阅读、理解)。

自学展示:抢答,补充、修正同学答案。

独立、高效完成。
8位学生分别汇报1—8题答案。
学生纠正,并说明原因。

前后桌互换试卷批阅,得出分数。

返回试卷,纠正错题。

教学反思(成功、遗憾、
案例) 
课例评析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基于此,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感性易懂的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和阅读“济南市上下班天气预报” 、“昆明的气候特征”的过程中体会、感悟和认识天气、气候的内涵。由感性到理性揭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化解了难点。按照三个参与的原则,一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二是让学生参与检测活动(互相检测)。三是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对所展示的检测先请学生评价。本课设计在“课前测试”和“堂清检测”环节让学生相互评判、批阅,提高了反馈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借助擂台赛的形式设计了南北半球、男女生争高低,以及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预报天气的比赛。形成竞争氛围,对课堂教学十分有利,力求达到紧张高效的目标。两测试题则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学生层次,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展现,特别是十二级风大小以顺口溜的形式展现,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dilijiaoan/46485.html

  •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综合检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 欧洲西部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学科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空间;2、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以自学为主了解欧洲西部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课程_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2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二节非洲知识点_第二节非洲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2、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3、 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4...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学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仪【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了解反应地球大小的数据:平均半径、 赤 道周长,表面积。 2、理解地球模型——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掌握地球仪上竟...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教案_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重点】  1 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 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难点】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尺子、...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大洲和大洋》教案】《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要求1 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 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3 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内容点析1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生而高贵第七章]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背景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_地球的自转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2 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3 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地理意义教学方法 讨论法、假设法、提问法。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地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我们为什么感觉不...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十一章中】十一章 中亚A卷

    a卷——“中亚”  一、填空题  1、中亚自然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大部分地区为降水稀少的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流和湖泊也多为________河和________湖。形成这些自然特征的主导因素是中亚地区_______...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课稿|聚落与自然环境说课稿

    《聚落与自然环境》,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说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基础上,从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出发,进一步探究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发布于:2016-11-2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