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案】《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高一物理教案 2015-03-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一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拉力做功与弹簧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2.掌握利用力-位移图像计算微元求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掌握用微元法求解变力做功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运用类比思想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2.培养探究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重点:1.利用微元法和图像法计算变力做功的问题。

2.运用逻辑推理得出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

难点:1.理解微元法把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2.理解利用力-位移的图象计算变力做功的依据。

课程流程】(结合课件)

一、多媒体展示图片(三类:撑杆跳高、张弓射箭、各类弹簧),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这类图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杆、弓和弹簧都发生形变,产生了弹力,存储了一些能量,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将能量释放出来了。

老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并讨论能不能用图象来反映弹力f和形变量x的关系?(f—x图象后面的探究过程要用到)

学生:胡克定律f=kx,能,可以作图1。

图 1

老师:(多媒体展示胡克定律及图象)同学们做的很好,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二、回顾

老师:在探究之前请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经探究过什么问题?

学生回忆、讨论并回答: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老师:回顾这两个实验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在学生讨论、交流后用多媒体展示探究过程)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①提出探究课题 ②设计实验方案 ③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④做出速度-时间图像 ⑤得出结论。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物体运动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猜想与假设: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加速度越大;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③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控制变量)钩码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小车质量一定改变钩码的数量。

⑤得出结论:物体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老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我们能否通过上述两个探究实验,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研究方法并用这种方法来完成今天的探究课题呢?

老师指导学生讨论,一起得出结论:科学探究的一般研究方法。(多媒体控制逐个显示)

三、提出问题: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四、假设与猜想: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两个不同的弹簧)

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展示两个长度一样,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请同学到前台演示:第一次将劲度系数小的弹簧拉伸一定长度x1,第二次拉伸更大的长度x2,第三次将两个弹簧一起拉伸同样的长度x2,让同学们这三种情况下哪个弹性势能大?

很容易得出结论:e1<e2<e3

猜想:弹性势能可能与劲度系数、形变量有关。

五、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类比1并在学生讨论中适时用多媒体展示)

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研究过的重力势能与重力作功的关系,能否通过类比来得出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wt=ep1-ep2,若令ep1=0,则wt=-ep2

六、怎样计算弹力(变力)的功?(类比2、3用多媒体适时控制展示)12

老师:刚才我们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弹簧弹性势能大小等于克服弹力所做的功,这样我们如果求出了弹力的功,也就可以亮度弹簧的弹性势能了,但问题是弹力是个变力,怎样求这个变力的功呢?是否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求呢?

公式图象“面积”

类比3

老师:通过以上分析和类比,我们能否也通过图象法与微元法得出变力的功呢?

学生:可以

老师:通过上述2、3两个类比,我们能否得出求变力f的功呢?是多少?

学生:可以,用面积求得:

七、得出探究结论(多媒体展示):

由上述探究,我们得出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八、课堂小结:

老师:我们现在已经得出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回头看看:

1.我们的探究过程是怎样的?

2.在探究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1.探究过程(在学生讨论出结论后用多媒体展示)

①提出问题: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②猜想:弹性势能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弹簧的弹性势能与拉力做功有什么关系?

④怎样计算拉力的功?

⑤得出探究结果

2.探究方法(在学生讨论出结论后用多媒体展示)

猜想与假设、类比、迁移、微元、图象、控制变量、数学推理等。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猜想,假设,类比,微元,控制变量等方法,探究了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基本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研究方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yiwulijiaoan/27664.html

  •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视频|“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学习计算变力做功的思想方法。  3.理解弹力的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4.知道弹性势能具有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仿照重力势能表达式的得出方法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这种类比迁移的研究方法。...

    发布于:2015-03-22

    详细阅读
  • 【追寻守恒量能量教案】5.1追寻守恒量教案

    一、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物理学中,能量并不是由功定义的。能量的概念是在人类追寻“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量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从中学开始加强学生对守恒关系的认识是有益的,因为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根据这种认识,所...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公式|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3、掌握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学会用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分题 2、理解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牛顿第三定律的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曲线运动知识点总结|《曲线运动》

    一、设计思想  在旧教材中,《曲线运动》关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教学,通常通过演示圆周运动的小球离心现象,演示砂轮火星痕迹实验,采取告知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该位置的切线方向,由于轨迹是瞬间性,实验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过曲线轨道实验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线的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_5.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新课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5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 型 新授课(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第11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u=ed,并且能够推导出这个关系式。2、会用关系式u=ed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势与场强无直接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atp教学设计新课标】5.2功教学设计(新课标)

    教具: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表格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 王文梅【教学目的】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动势的存在;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有关的因素,从而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使学生体会在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中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 [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第三课时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

    发布于:2015-03-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