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课时).doc

高三化学教案 2014-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化学教案】

第六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和基本要求。

2.运用铝以及氢氧化铝的有关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以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水解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促进,评价选择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途径。

3.通过对以苯甲酸为原料,设计制备苯甲酸甲酯的实验方案设计过程,进一步融会贯通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相互关系。

4.通过对最佳实验方案的优选过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5.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最佳制备实验途径的正确选择。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教学难点

铝的性质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不同盐类水解过程的相互促进。

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相互关系以及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

回忆复习,比较选择。

设计操作,评价总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操作。

第二课时,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内容,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的方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大屏幕、胶片等。

仪器:(学生实验操作所用)烧杯、试管、量筒、玻璃棒、漏斗、托盘天平、铁架台、干燥器、石棉网、滤纸、酒精灯、胶头滴管、ph试纸等。

药品:(学生实验操作所用)铝屑、稀硫酸、蒸馏水、浓、稀naoh溶液、稀氨水、稀盐酸、cucl2固体等。

[导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每一个化学实验之始终。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对于化学实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个实验的成功与否。

[投影]教材插图,居里夫妇正在做化学实验以及球碳原子簇——c60等。

[说明]投影之同时,简介章序言之有关内容,说明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讲述]因此,每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操作之前,均要根据该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已有实验基本技能,对实验过程进行总体的设计与规划,此即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板书]第六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过渡]化学实验种类繁多,不同的化学实验其实验方案的设计当有不同,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本节课我们将以铝为原料,来对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案进行设计。

[板书]第一节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以铝为原料制备al(oh)3实验方法的选择

[讲述]对于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我们之前已有过系统的学习和了解。

[想一想]铝有哪几种主要的化合物?

[答]铝之重要化合物主要有:al2o3、al(oh)3及铝盐。

[师]请大家分组讨论并总结出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质疑、补充后师生共同总结。

[投影]铝及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1.铝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可和某些非金属反应。如:

4al+3o2 2al2o3;2al+3cl2 2alcl3

②可和某些稀酸溶液反应。如:

2al+6h+===2al3++3h2↑

③可和某些强碱溶液反应。如:

2al+2naoh+2h2o===2naalo2+3h2↑123

④可和某些氧化物反应。如:

2al+fe2o3 2fe+al2o3

2.al2o3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可和某些强酸溶液反应。如:

al2o3+6h+===2al3++3h2o

②可和某些碱溶液反应。如:

al2o3+2oh-===2alo +h2o

3.al(oh)3之主要化学性质。如:

①可和某些酸溶液反应。如:

al(oh)3+3h+===al3++3h2o

②可和某些强碱溶液反应。如:

al(oh)3+oh-===alo +2h2o

[问题]根据上述信息归纳,铝盐主要有哪几种,其水溶液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之后提问总结。

[总结]铝盐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铝盐,如alcl3等。铝盐一般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会因al3+水解而略显酸性;另一称为偏铝酸盐,如naalo2等。偏铝酸盐一般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会因alo 水解而略显碱性。

[学生练习]部分学生板演:请写出以上alcl3和naalo2两种盐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想一想]如果我们将上述两种盐溶液,即alcl3和naalo2的水溶液混合会有怎样的现象与结果?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可据情况做适当的提示。

[提问]部分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可质疑补充。

[总结]alcl3即铝盐水溶液因al3+水解而会使其略显酸性:

al3++3h2o al(oh)3+3h+

naalo2即偏铝酸盐水溶液因alo 水解而会使其溶液略显碱性:

alo +2h2o al(oh)3+oh-

当将其二者混合以后,会因为二者水解后溶液所呈现酸、碱性(弱)不同,相互中和,从而使上述两个水解平衡不断向着水解方向移动,直到水解完全,有白色胶状的al(oh)3难溶物产生。

[投影]

铝盐溶液:al3++3h2o al(oh)3+3h+

偏铝酸盐溶液:alo +2h2o al(oh)3+oh-

将铝盐和偏铝酸盐溶液相互混合:al3++3alo +6h2o===4al(oh)3↓

[讲述]对于任何化学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同时,其性质也决定着其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实验室制取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上述信息,思考实验室以纯净的铝屑为原料,可通过哪些途径制得产物al(oh)3。

[板书]

一、以铝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

1.可能制取途径的推测: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参与,以为后面的讲评收集信息,作好准备工作。

[提问]下面,请以各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代表叙述你们所选择的制备方法。

[学生回答]略。(对于学生选择的各种方法,如明显不合理或有错误之处的,教师可做适当的点评后予以舍弃,其他制备方法可予以保留)

[过渡]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了许多的制备方法,这些方法,我们可将其总结为以下这么几个类型。

[实物投影](边书写边投影)

[讲评]同学们对制备方法的选择都各有自己的想法,很好。说明同学们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都非常熟悉,并且能够综合应用。但是,通往目的地的道路可能会有千万条,但肯定会有优劣之分。

[议一议]上述所有的这些实验方法,各有什么所长和所短,哪一些或哪一个制备方法更加合理。

[板书]2.可能实验方案的选择。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收集信息。

[提问]请同学们回答自己的选择,并能够对舍弃的方案加以简单的点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讨论、分析,同学们大都选择了可能制备方法中的4、5、6,而排除了1、2、3。

[问]为何对1、2、3的方法进行了排除?

[答]方法1中,氧气的制取过程比较麻烦,实验步骤较多;方法2中,氯气的制取过程同样较为麻烦,步骤多,且氯气还有毒性,操作中可能会有危险发生及污染环境;方法3中反应可能会不完全,过程难于控制。123

[讲评]很好。通过上述分析和筛选,同学们比较倾向于方案4、5、6的制备方法,哪么,对于这几个方法我们有没有可能优中选优。对此,光有理论上的分析不够,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所选择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板书]3.可能实验方案的实验验证。

[学生实验]根据同学们自己的选择,将学生分为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实验。

[说明]1.为节省时间,学生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需课前准备妥当。

2.每个小组所用反应试剂如铝屑质量要相等,所用酸、碱浓度亦要相同。

3.提示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所用酸、碱强、弱的选择。也可对强、弱做对照实验。

4.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所选各试剂的用量及实验现象。

5.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换算成:制取1 mol al(oh)3时各试剂的用量。

[提问]同学们的实验均已结束,下面,请各实验小组选代表叙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对于方法4,在得到al3+将其沉淀al(oh)3时,有两种办法可以采用:加入强碱naoh溶液,其优点是沉淀速率较快,缺点是对naoh溶液的加入量难以控制,所以排除此法,而选用弱碱稀氨水。

对于方法5:在得到alo 要使其在酸化条件下沉淀得到al(oh)3。同样存在两个途径:一是加入强酸如稀盐酸,但缺点也是加入的量难于控制;另一为通入新制备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的制备会使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过于繁琐。

对于方法6:不存在酸、碱强、弱之选择与用量问题,整个实验操作过程简单而且容易操作与控制。

[讲述]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用实验过程的步骤繁琐与否及是否易于操作,对三个方法进行了选择,得出方法6较为合理,这个选择过程即为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问]以上三种方法中,对于酸碱的用量情况又如何?

[学生回答后投影]

[投影]

[板书]4.最佳实验方案

[讲评]通过实验步骤的多少与实验过程的控制,我们在上边选择了方法6,通过上表中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l(oh)3时,所耗酸、碱的物质的量,方法6之用量最少,这也是实验方案设计的一条基本原理,所以,我们最终选择方法6为本实验的最佳制备方案。

[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al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回忆与复习,并对可能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推测,最后又通过实验验证以及对各方法之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最终选定了最佳制备al(oh)3的实验方案。

[课后作业]

1.回忆运用方法6对al(oh)3的操作制备过程,并将具体的操作过程即实验步骤按序用文字表述。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试对实验过程中所用仪器和药品进行选择。

3.完成制备方案中所涉及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  制备实验方案之设计

一、以铝为原料制备al(oh)3实验方法的选择

1.可能制取途径的推测。

2.可能实验方案的选择。

3.可能实验方案的实验验证。

4.最佳实验方案。

●教学说明

1.化学实验方案学生在之前的许多分组实验中有过多次接触,但对实验方案的新手设计还是第一次,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宜慢忌快,以留给学生较多的进入时间。

2.实验方案的设计,重在实验原理即实验途径的选择,学生对此可能会有多种选择。无论对何种方案,教师均应予以点评比较,以使学生了解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

3.最佳实验方案的选择是本课时的关键,要明确告诉学生选择和舍弃的原因。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huaxuejiaoan/22264.html

  • 空气炸锅|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钠碱金属不能放在】钠碱金属

    §6 1 钠【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 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镁和铝组成的化合物_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 (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 请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图像题]2016届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考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 结合生成 ,从而了水的电离。(二)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能 ;构成盐的离子中必须有,如nh4+、al3+、co32-、s2-等...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硝酸第一课时]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分子分母怎么区分_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原电池课标要求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要点精讲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