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与化学键密切相关]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高三化学教案 2014-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化学教案】

针对性测试题(三)

1.  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煤气

2.  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是(    )。

A.2H2(g) + O2(g) =2H2O(l);  △H =-142.9 kJ

B.H2(g) + 1/2O2(g) =H2O(l); △H =-285.8 kJ

C.2H2 + O2 =2H2O;        △H =-571.6 kJ

D.H2(g) + 1/2O2(g) =H2O(g);△H =-285.8kJ

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 + O2(g) =2H2O(l);△H =-571.6kJ

C3H8(g) +5O2(g) =3CO2(g) + 4H2O(l);△H =-2220.0kJ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1:4           D.1:1   

4.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第5—7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l) =2H2(g) + O2(g);△H =+571.6kJ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6.已知:CH4(g) + 2O2(g) =2H2O(l) + CO2(g);△H =-890.3kJ,1克氢气和1克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A.1:3.4         B.1:1.7                     C.2.3:1               D.4.6:1

7.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某无色液体A,通电时生成无色气体B和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则B、C的化学式分别为        

(2)若已知每摩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                         

                                                     

(4)也有人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是不现实的,你的意见呢?你如果认为现实,答出现实的理由。如果认为不现实,则答出不现实的理由。(不少于20字)

 

 

 

 

 

2. 5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

(3)改用6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是否相等?所求中和热数值是否相等?简述理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为什么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三、计算题

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已知该化合物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WC=40%,WH=13.33%,其分子量为60。通过结构分析可知,该物质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以 存在,且不与H原子直接相连。燃料的氧化剂是N2O4,燃烧产物只有CO2、H2O、N2,5.00g“偏二甲胼”完全燃烧时可放出212.5kJ热量。

(1)试推算“偏二甲肼”的分子式,并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2)写出燃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三单元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一)

1.

(1)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

(2)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

(3)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

(4)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

1.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改变,因而没有电子得失。

2.  多   16克

3.  Fe + CuSO4==FeSO4+ Cu          Fe + Cu2+==Fe2++ Cu

     ,还原剂是Fe,氧化剂是CuSO4 , 还原为 氧化为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二)

 1.C D  2.D  3.B  4.A

5.(1)3

(2)3 BrF3 + 5H2O =HBrO3 + 9HF + Br2 + O2

(1)                BrF3;BrF3 ,H2O 。

针对性测试题(一)

一、1.C  2.B D  3.B  4.B  5.C  6.B  7.D  8.C

二、1.

     (1)

CuSO4是氧化剂, KI是还原剂,CuI是还原产物,I2是氧化产物

(2)

 NO2氧化剂,NO2是还原剂,NO是还原产物, HNO3是氧化产物

2.HBr   0.5

3.(1)①,④

(2)Cr(OH)3

(3)

4.(1)碳(或C)

(2)

(3)35.5

5.(1)2MnSO4+5K2S2O8+8H2O 2KMnO4+4K2SO4+8H2SO4

(2)MnSO4   KMnO4

(3)2Mn2++5S2O82-+8H2O 2MnO4-+10SO42-+16H+

(4)Cl2(答HClO或HClO3也给分)

第二节 离子反应的本质

一、1.B  2.D  3.B  4.B D  5.D  6.C

二、(1)MgSO4    Mg(OH)2  MgCl2  BaCl2  AgNO3

(2)①Ba2++ SO42-=BaSO4↓     ②Mg2++ 2OH-=Mg(OH)2↓

 ③Mg(OH)2+ 2H+=Mg2++ 2H2O  ④Ag++ Cl-=AgCl↓   ⑤Ba2++ SO42-=BaSO4↓

针对性测试题(二)

一、1.D  2.B  3.D  4.C  5.D  6.C  7.A  8.B  9.CD  10.BD

11.C  12.BC  13.C  14.C  15.D  16.B  17.A  18.A  19.D  20.C

二、1.(1)SO32-、CO32-(2)SO42-、SO32-、CO32-(3)Ag+、Ba2+

2.(1)NaOH + HNO3=NaNO3 + H2O      2KOH +H2SO4=K2SO4+ 2H2O

(2)CuSO4+ 2NaOH =Cu(OH)2↓+ Na2SO4    CuCl2+2KOH =Cu(OH)2↓+2KCl

(3)Fe + H2SO4 ==FeSO4+ H2↑        Fe+ 2HCl==FeCl2+ H2↑

(4)2NaOH + CO2=Na2CO3+H2O      2KOH+CO2=K2CO3+H2O

(5)NaHCO3+HCl=NaCl+H2O+CO2↑  2KHCO3+ H2SO4 =K2SO4+2H2O+2CO2↑

(6)CuSO4+ H2S=CuS↓+H2SO4       CuCl2+ H2S=CuS↓+2HCl

3.稀硫酸

Ba2++SO42-=BaSO4↓, 2H++SO32-=H2O+SO2↑

Ba2++2HCO3-+2H+ +SO42-=BaSO4↓+2H2O+2CO2↑

4.(1)含有Ba2+、Ca2+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因为BaSO4不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2)Fe(OH)3  

(3)2AlO2-+CO2+3H2O =2Al(OH)3↓+CO32- 或

AlO2- + CO2  + 2H2O =Al(OH)3↓+HCO3-

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放出,<;小于,吸收,>。

2.  S(s)+O2(g)=SO2(g);△H =-296kJ

3.  B D

4.  B

第四节  燃烧热和中和热(一)

1.                C

2.C3H8(g)+5O2(g)→3CO2(g)+4H2O(g);△H =-2200kJ

C4H10(g)+13/2 O2(g)→4CO2(g)+5H2O(g);△H =-2900kJ

第四节  燃烧热和中和热(二)

    1.2.865 kJ

2.

 

一级能源

二级能源

燃料能源

煤、石油、薪柴、天然气

汽油、酒精、液化气、煤气

非燃料能源

水力、铀、风力

热水、蒸汽、电

针对性测试题(三)

一、1.D  2.B  3.B  4.A  5.A、C  6.C  7.A、C

二、1.(1)O2、H2

(2)2H2(g)+O2(g)==2H2O(l) ;△H =-571.6kJ

(3)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

(4)答不现实,现有的制取氢气方法耗能大,制取的成本太高,另外是氢气的熔沸点太低,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困难。(注意:如果答的是“现实”,只要理由合情合理也可给分。)

2.(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因为热量损失,所得中和热数值偏低。

(3)所放热量不等。因为60mL1.0mol/LHCl溶液跟50mL1.1mol/LNaOH溶液能生成0.055mol的H2O,而50mL1.0mol/LHCl跟50mL1.1mol/LNaOH溶液只能生成0.050mol的H2O。中和热数值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因为氨水是弱碱,在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所以氨水和盐酸的中和热低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热。

    三、计算题

1.  分子式: C2H8N2   结构简式:

2.  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l)+2N2O4(l)→2CO2(g)+4H2O(g)+3N2(g);△H =-2250kJ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huaxuejiaoan/22255.html

  • 空气炸锅|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钠碱金属不能放在】钠碱金属

    §6 1 钠【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 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镁和铝组成的化合物_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 (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 请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图像题]2016届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考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 结合生成 ,从而了水的电离。(二)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能 ;构成盐的离子中必须有,如nh4+、al3+、co32-、s2-等...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硝酸第一课时]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分子分母怎么区分_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原电池课标要求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要点精讲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