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设计方案_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 2014-09-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化学教案】

1.A  D

2.⑴不能    在酸性溶液中,NO3-能将SO32-氧化成SO42-、造成结果误差。

⑵保证得到的沉淀都是BaSO4,没有BaSO4

⑶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

(

第二节:性质方案的设计

1.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小刀、一面涂有石蜡层的铜板。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在FeCl2(aq)中滴加Cl2(aq)

FeCl2(aq)浅绿色

Cl2(aq)能把Fe2+氧化为Fe3+

 

振荡,观察

溶液变成棕黄色

 

滴入3滴KSCN

血红色

 

FeCl2(aq)中滴入KSCN(aq),Cl2(aq)中滴入KSCN(aq)

无明显现象

将两者混合

血红色

 

(2)

FeCl2(aq)加入稀NaOH(aq)观察

白色沉淀立即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在碱性条件下O2可把Fe2+氧化为Fe3+

 

(3)

3mL FeCl3加入约10g铁粉、振荡、静置;观察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Fe3+可被Fe还原生成Fe2+

 

再滴入KSCN溶液观察A

无明显变化

 

(4)

在涂有石蜡的铜板上用小刀刻字(刻去石蜡,露出铜板),把刻过字的铜板浸在FeCl3饱和溶液静置一段时间,用清水洗净残液,再用热水除去石蜡观察

铜板留下明显的凹型字

Cu被Fe3+溶解

 

 

 

 

2.(1)研钵

Fe2O3+6HCl=2 FeCl3+3H2O或    Fe2O3+6H+=2Fe3++3H2O

(2)0.1mol/L KSCN;立即显通红色;FeCl3+3KSCN=Fe(SCN)3+3KCl

(3)加入的NaOH被HCl中和,未生成Fe(OH)3     红砖中Fe3+的含量很低,生成的Fe(OH)3浓度未能达到饱和。

 

 

针对性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B  2.C  3.BC   4.AD  5.B  6.B

二、填空题7.结构 性质 用途 制法;结构特点

8.溴水、Na2SO3溶液;溴水颜色逐渐褪去。

Na2S溶液、Na2SO3溶液、稀H2SO4。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9.(1)取少量氨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CH3COONH4晶体,振荡,可看到红色变浅,说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说明氨水是弱碱。

(2)取少量NH4Cl晶体溶于水,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NH4+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说明氨水是弱碱。

 

第三节:检验方案设计

  1. (1)给四种末知溶液编号。用四支试管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四种测溶液做焰色反应,火焰显黄色的说明有钠离子。

(2)在(1)中不显黄色的三种溶液中各滴入5滴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说明含有Fe2+。。

(1) 在(2)只有白色沉淀的试管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说明原溶液有Al3+。。

(2) 在(3)中白色沉淀不溶解的试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沉淀溶解说明原溶液含有Mg2+

(3) 另用四支洁净的试管,各取1ml原溶液。向各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硝酸,再加适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均含有SO42-离子。

2.(1)C

(2)取等体积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入盐酸(记录滴数)直至不产生气体为止,所消耗盐酸的量较多的是碳酸钠,较少的是碳酸氢钠。

 

第四节: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①b   c   a   c   d;

  吸收NH3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C中;固体由黑变红。

②(18mCuO/mH2O)-16       ③  A    C

(2)AC

2.(1)HCl;浓H2SO4滴入浓盐酸中,吸水放热,使HCl气体逸出

    (2)干燥HCl气体;冷凝回流乙醇蒸气

   (3)CH3CH2Cl;CH3CH2OH+HCl CH3CH2Cl+H2O

    (4)CH3CH2OH和HCl反应生成CH3CH2Cl和H2O,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胆矾显蓝色。

(5)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可被氯化氢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

 

 

针对性测题(二)

 

选择题1.AB  2.A   3.B    4.D    5.D    6.C    7.A  8.D   9.AD   10.B

11.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简述)

溶解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硫酸中,充份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过滤

安装好过滤装置,将①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稀释或沉淀

在另一烧杯中,放入适量蒸馏水,将②的滤液沿玻璃棒慢慢加入该烧杯并不断搅拌

过滤

重新安装过滤装置,将③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洗涤沉淀

向④的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面浸过沉淀物,等水滤出后,再次加水洗涤,连洗几次

检验沉淀是否洗净

用小试管从⑤的漏斗下口取出少量洗出液,滴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12.(1)②⑤⑥③⑥④⑦

     (2)NH4Cl   KCl

     (3)自然风干(因NaHCO3受热易分解)

13.方案Ⅰ:偏低

方案Ⅱ:①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酸式和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②  B           ③         

方案Ⅲ:  ①保证CaCO3完全分解

②应在干燥中冷却,防止生成的CaO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造成质量改变而产生误差。

方案Ⅳ:①A、B    ②C   ③偏高

方案Ⅱ

方案Ⅰ:气体体积难以准确测量

方案Ⅲ:实验室难以提供1000℃的高温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huaxuejiaoan/22221.html

  • 空气炸锅|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钠碱金属不能放在】钠碱金属

    §6 1 钠【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 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镁和铝组成的化合物_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 (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 请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图像题]2016届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考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 结合生成 ,从而了水的电离。(二)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能 ;构成盐的离子中必须有,如nh4+、al3+、co32-、s2-等...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硝酸第一课时]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分子分母怎么区分_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原电池课标要求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要点精讲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