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哪里举行】第一节 氧族元素

高三化学教案 2014-09-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高三化学教案】

 一、考点:

1.以硫元素为代表,了解氧族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意义;

3.掌握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及有关的多步反应的计算;

4.了解硫酸的性质、用途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了解几种常见的硫酸盐。

5.掌握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知识结构:

1.氧族元素原子结构、单质性质

元素名称和符号

氧(O)

硫(S)

硒(Se)

碲(Te)

 

原子

结构

 

原子序数

8

16

34

52

结构示意图

电子式

·

·

·

·

主要化合价

-2

-2,+4,+6

-2,+4,+6

-2,+4,+6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个电子

不同点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

 

理性

颜色和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淡黄固体

灰色固体

银白色固体

密度

熔点(℃)

沸点(℃)

水、有机溶济溶解度

 

化学反

与金属反应

易与金属反应

易与金属反应

反应较难

多数不反应

与非金属反应

易与H2、C、P、S等反应

 

能与H2、C、O2反应

 

反应难

一般不反应

与化合物应

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能与氧化性酸、强碱反应

反应少

反应很少

 

一、硫

1、  游离态——自然界存在于火山喷口、地壳岩层。人类在远古时代发现并使用硫。

存在

     化合态——存在形式有:FeS2(非盐)、CuFeS2(复盐)、石膏、芒硝、煤和石油

               中含少量硫——污染大气物主要来源。

2、物理性质:硫有多种同素异开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不同温度硫分子含硫原子数不同、常温是S8、高温蒸气主要是S2。常温为淡黄色晶体(淡黄色固体有:Na2O2、AgBr、黄铁矿、T、N、T等)。

注意:①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少量硫时,有时称乳白色。

  ②硫的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因此用物理方法洗去试管壁上的硫,只能用CS2作溶剂。

3、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Na+S——Na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Na+S——Na2Sx)

                   Al+S   △  Al2­S2(制取Al2S3的唯一途径)

                   Fe+S    △   FeS(黑色)

思考:①21g铁粉跟8g硫粉混合加热,冷却后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盐酸,在标准状况下可得气体多少升?

(据Fe~FeS~H2S↑可知,不论谁过量,有1molFe,必须生成1mol气体,则所得气

     Fe~H2↑

体体积为:

     ②若为21g硫粉和8g铁粉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冷却后,所得固体质量为多少克?

 (解:Fe + S    △   FeS

   56g  32g

   8g   21g

    则硫过量,但由于在空气中加热,过量的硫与O2反应生成了SO2气体,因此,所得固体只能为FeS。其质量为:

2Cu + S  △   Cu2S(黑色)

思考:①进行该实验时,将硫固体加热熔化至变成蒸气,再将光亮的铜丝放入硫蒸气中发生反应。实验时间较长,能否改成将铜丝加热后插入硫粉中?

(不能,若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Cu+O2  △  CuO(黑色),铜转化为氧化铜,反应将不再发生)

②对铜,铁与硫的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硫与Cl2的氧化性哪个更强?理由是什么?

(氯气更强,因为S只将铜,铁氧化到低价,而氯气则将它们氧化到高价)

(2)与非金属的反应   S+O2  点燃  SO2

思考:已知2SO2+O2     2SO3+Q(Q>0)反应温度对SO3的产率影响更大。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均能产生少量SO3,问在空气中或纯氧中燃烧哪个产生更多的SO3?为什么?

(空气中。因为纯氧中燃烧,尽管O2浓度大,但产生的热量更多,而在空气中燃烧,速率较小,产生的热量能及时分散到空气中)

     S+H2        H2S(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3)与化合物的反应

S+6HNO3(浓)  △     H2SO4+6NO2↑+2H2O

S+2H2SO4(浓)  △   2SO2↑+2H2O

S+NaOH   △  Na2S+Na2SO3+H2O

思考:由硫能溶于热碱溶液可知,用热碱溶液可洗去试管壁上的硫,实验室为何常用热Ca (OH)2溶液而不用热NaOH溶液除去试管内的硫?(因NaOH碱性强,腐蚀玻璃)

S + Na2S =Na2Sx

S + Na2SO3­   △   Na2S2O3

例1、硫与热强碱溶液可生成S2-和SO32-;生成物继续与硫作用得Sz2-和S2O32-。过滤后除去过量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后,再适入足量的SO2,SO2与Sz2-也完全转化为S2O32-。问:

(1)S+SO2+OH-完全转化为S2O3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amolS最终转化为Na2S2O3,需SO2、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

(3)若amolS最终转化为Na2Sz耗原热碱溶液6molNaOH,则Na2Sx中x值为

_________。

   解析:3S+6OH‑    △  2S2-+SO32-+3H2O  …………①

         S2-+(x+1)S       Sx2-        ………………②

         SO32-+S   △      S2O32-    ……………………③

由①②③迭加得:(2x+2)S+6OH- =2Sx2-+S2O32-+3H2O …………④

                SO2+Sx2-+OH-——S2O32-+H2O   ………………⑤

由④⑤迭加得:S+SO2+2OH-=S2O32-+H2O …………………………⑥

答:第(1)问时,实质不必要这么繁的过程,因Sx2-、SO32-均为中间产物,只要抓住反应物为S和SO2及OH-,生成物为S2O32-和水即可得反应⑥。

由⑥式可知每有1mol硫需1molSO2和2molOH-,则SO2和OH-分别为a、2amol。

(2)由④式可知      x=

例2、工业上将硫黄混入Na2SO3溶液中共热至沸可制取Na2S2O3。制备Na2S2O3的另一种方法是把SO2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液中,在反应过程中,先生成黄色沉淀,其量逐渐增多,然后又逐渐减少。当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时,反应完成:

(1)写出用上述反应制备Na2S2O3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2SO3+S    △  Na2S2O3

(2)原料中Na2CO3、Na2S、SO2的物质的量比最佳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SO2过量,则又会有黄色沉淀出现,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SO2溶于水生成H­­2SO3,而H­­2SO3是中强酸,其酸性比H3PO4还要强。则

    (1)①SO2+H2O+Na2S=Na2SO­3+H2S

     ②SO2+Na2CO3=Na2CO3+CO2

     ③SO2+2H2S=3S↓+2H2O

    (2)要求三种物质的最佳配比,必须牢牢抓住关键的反应式④,其反应物为S和

Na2SO3,S由反应③生成,Na2SO3由反应①②形成,由反应③可知每生成3molS需2molH2S和1molSO2,则反应④可改为3Na2SO­3+3S=3Na2S2O3,而生成2molH2S则需2molNa2S和2molSO2,同时生成2mol Na2SO3,现还差1mol Na2SO3,由反应②提供。则Na2CO3、Na2S、SO2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2:4。

    (3)若SO2过量,又生成3H2SO3,H2SO3+S2O32- H2S2O3+SO32-,H2S2O3极不稳定,H2S2O3→H2­O+S+SO2,SO2与SO32-又能继续转化为HSO3-,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2O+S2O32-=S↓+2HSO3-

       2e      10e

   S + 3C +2KNO3­   点燃    K­2S+N2↑+3CO2(黑火药爆炸)

橡胶的硫化(化学变化,将橡胶从线型结构转化为体型网状结构,增强橡胶的强度和弹性)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gaosanhuaxuejiaoan/22217.html

  • 空气炸锅|空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钠碱金属不能放在】钠碱金属

    §6 1 钠【教学目标】1 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 知道烧碱的工业制法和电解的概念。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重点】:钠的物理性质和有关的化学性质。【难点】:通过钠跟水反应的...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镁和铝组成的化合物_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目的要求】: 1 认识镁和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第四节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_第四节 环境保护

    1 环境自净和环境污染的概念 (1)人类的活动不断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而大气、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作用,使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2)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发生了不良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于是就造成环境污染。...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电离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常识性了解电离平衡常数概念。(2)理解强、弱电解质分类跟电离平衡的本质联系。(3)了解碳酸、醋酸、亚硫酸、一水合氨等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常数大小,能比较它们的电离能力强弱。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电离常数比较电解质的电离强弱的方法,提高根据电离强弱判断相关...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_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节 学习目标1 了解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等概念,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学探究1. 请回忆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放热反应,哪些是吸热反应? 2.从微观(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讨论:为什么有些反应是放热的,而有些反应是...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图像题]2016届高考化学盐类的水解

    第24讲 盐类的水解考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本质(一) 盐类水解的实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 结合生成 ,从而了水的电离。(二)盐类水解的条件:盐必须能 ;构成盐的离子中必须有,如nh4+、al3+、co32-、s2-等...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硝酸第一课时]硝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2.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有关硝酸强氧化性的实验,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2)通过从酸的一般通性到硝酸的性质的推理分...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分子分母怎么区分_分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原电池课标要求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要点精讲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若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设计成定向的移动,即形成电流。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才能被转化成电能;...

    发布于:2014-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