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函数优质课视频|11.2.1正比例函数(优质课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2012-10-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

南昌市实验中学  徐建国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习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画法、性质和应用

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探索规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

利用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体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过程

重点

正比例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难点

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二.教学准备课件、笔记本电脑、三角板、计算器 三.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函数(提问)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变量,y是x的函数.   (2)变化过程(解释) (3)问题      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请先填下表

t/时

1

2

3

4

5

6

s/千米

再写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                                . 2.问题展示   【问题】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候鸟)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1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 (一个月按30天计算) . (1)这只百余克重的小鸟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2)这只燕鸥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4)对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结论.分析:(1)这只燕鸥大约平均每天飞行的路程不少于

25600÷(30×4+7)≈200(km).     (2)假设这只燕鸥每天飞行的路程为200km,那么它的行程y(单位:千米)就是飞行时间x(单位:天)的函数,函数解析式为

y=200x    (0 x 127).        (3)这只燕鸥飞行1个半月的行程,大约是x=45时的函数y=200x的值,即

y=200×45=9000(km).        (4)略.  3.共同思考      下列问题中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2)铁的密度为7.8g/cm³,铁块的质量m(单位:g)随它的体积v(单位:cm³)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单位: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下降2℃,物体的温度t(单位:℃)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得出上面问题中的函数分别为:    (1)l=2 r                                   (2)m=7.8v123(3)h=0.5m                                   (4)t=-2t4.归纳定义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5.共同参与请你举出一些实际问题,使问题中的变化规律是正比例函数的形式.6.例题讲解为了研究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我们是通过研究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而达到的,因此例题是画出正比例函数图象.先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                     、                    、                     .例1.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1)y=2x                              (2)y=-2x    解:(1)y=2x①列表:

x

-3

-2

-1

0

1

2

3

y        ②描点:        ③连线:        ⑵y=-2x①列表:

x

-3

-2

-1

0

1

2

3

y        ②描点:        ③连线:通过观察例1中两图象可以发现:两图象都是经过               点的               线,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              ,经过第              象限;函数y=-2x的图象从左向右            ,经过第               象限.7.课堂练习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对它们进行比较:⑴y= x;                          ⑵y=- x.   设问: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你认为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为什么? 8.本课小结一般地,正比例函数的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y=kx,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1239.共同探究探究1   两个不同的正比例函数 y=k x (k ≠0)、y=k x (k ≠0) ,k ≠k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是否有交点?为什么?探究2   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则s关于t的函数为s=60t,请画出此函数的图象.tsl甲l乙探究3   射线l 、l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请问甲、乙两名运动员比赛中的速度谁更快?为什么?10.本课作业     (1)练习册p.4~5     (2)完成探究1~3     (3)p.26 练习     (4)p.35 复习巩固1五、数学反思(课后完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uxuejiaoan/1889.html

  •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怎么求_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方根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数的平方根; 2 通过用计算器求值及近似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利用计算器求值体验现代科技产品迅速、精确的功能,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程序 教学难点 :准确用计算器求解一个...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从实际运算的客观需要出发,引出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组例题介绍了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本小节内容比较少(求学生了解的概念并掌握化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但是本节知识在全章中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二次根式性质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都需要来...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看图编题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作图题举例

    (1)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基本作图作出符合要求的几何图形。几何作图题同一般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作图都必须有根有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外,以后复杂的作图题常用基本作图中的三角形作基础,通过三角形来完成。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如...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菱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菱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菱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小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数学教案-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联系及区别; (3)能正确地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4)能用符号规范地表示一个三角形及六个元素; (5)通过对三角形有关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辨析能力...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矩形 教学示例二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矩形的应用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启发、总结、提高,类比探讨,讨论分析,启发式. 三、重点...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最简二次根式表_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设计示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难点: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计算: 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简,得到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二次根式先进行化简...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二次根式的化简题|数学教案-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 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结构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推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是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而在推论中提到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条重要性质也是证明两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提供了方法...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 一元二次方程初三数学教案|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难点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 :...

    发布于:2012-11-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