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消化和吸收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课 题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授课教师 实验中学 林叶萍 课时
1 授课时间 xx.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ø 了解消化的概念; ø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ø 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的能力,明确实验探究的几个步骤,学会做探究实验; ø 通过学生参加与活动,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ø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ø 通过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的组织、引导整个探究过程,并抓住时机训练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探究实验 教学用具
教师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37℃热水
学生 馒头、蒸馏水、碘液、滴管、标签纸、小刀、烧杯、试管、玻璃棒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播放人体的消化视频: 话说姗姗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这粒西瓜籽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 设问: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后,你认为它会经过人体的哪些器官呢? 小结: 刚才同学们说出的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消化时会经历的器官,我们把这样一个通道称为消化道。它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过渡:不难看出,我们的消化道开始部分是口腔。那么食物在口腔中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来探究一下。
根据视频和教师的描述,思考得出:
西瓜籽要经历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 2. 关于消化和吸收学生并不陌生,所以让学生简单思考就能得出结论。
用视频直观形象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练习生活实际,深入探究 :
请学生回忆在吃馒头时,满头灰在口腔中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提出影响馒头变甜的因素:
根据刚才同学的体会,大家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呢?
提示说明:淀粉没有甜味,而且咀嚼馒头时感觉到有甜味,这说明馒头的成分发生变化。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是馒头中物质的变化与口腔中哪些结构或物质有关呢?
过渡:怎样才能证明?下面就让我们分组做实验探究。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各小组发挥集体力量,制定你们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案,在我们的课堂当中,人体的口腔之外,使大家的问题得到解决。 123
提示:大家注意设计对照试验,在试验中除了研究的那个条件可改变外,其他条件都应该模拟口腔的环境不变。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方案、答疑。
表达交流:
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的试验方案并由其他同学予以点评和更正。
再对一些细节问题点评,如:
1、怎样快速地获取干净的唾液?
2、馒头应该取多少才合适?
3、应该怎样检验馒头成分已经发生改变?
完成后提供实验用品,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施探究方案。
温度由老师同一控制,学生完成第二步后把试管用橡皮筋扎好放于讲台上的保温瓶中。
组织学生预测实验结果:
现在大家预测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会是怎么样并说出你的理由。
取出试管,滴加碘液,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倘若实验失败总结原因。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拓展提升:
我们吃馒头过程中产生的甜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又是什么物质使馒头发生了成分的改变?
多媒体展示: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酶的定义和作用,并说明唾液里面有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水解成小分子。
小结:
结束语:
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淀粉在口腔中的初步变化,那接下来麦芽糖还有会经历哪些变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又要经过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回归生活,健康饮食:
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什么?
1回想吃馒头的情况,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
(馒头在牙齿的咀嚼下逐渐的变小了;舌头也不断的在口腔中搅拌;馒头逐渐的变甜了;口腔中的唾液变多了….)
思考提问:为什么馒头会变甜?馒头里甜味的物质是什么?….
。
思考,并作出假设性回答。
回答:馒头的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1-3小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4-6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有关;7-9组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舌头的搅拌有关。
1-3小组:取两支试管a、b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屑。a试管加入2ml唾液,b试管加入等量的清水然后都搅拌。再放入37℃的温水中6min,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6小组:取两支试管a、b分别加入2ml唾液。a试管加入馒头块,b试管加入等量的馒头屑然后都搅拌。再放入37℃的温水中6min,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7-9小组:取两支试管a、b分别加入2ml唾液和等量的馒头屑。a试管用玻璃棒搅拌,b试管不作处理。再放入37℃的温水中6min,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回答:1、用冷开水漱口,把消毒棉放入口中大约一分钟左右,取出放入烧杯中挤压出唾液。
2、每个试管中应该取等量少许的馒头。
1-3组:试管a若变蓝说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则馒头变甜与唾液无关,反之说明有关。
4-6组:试管b若变蓝说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则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无关,反之说明有关。
7-9组:试管a若变蓝说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则馒头变甜与舌头搅拌无关,反之说明有关。
馒头的变甜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123
学生总结: 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了口腔中的唾液能消化淀粉,其实唾液之所以能够消化淀粉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促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而麦芽糖是有甜味的,所以我们吃馒头会感到甜。但麦芽糖还不能被人体吸收还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吸收。
细嚼慢咽!
学生尝味道、想问题,引出口腔中的消化,体会进食时牙齿、舌、唾液的作用,引起学生进行探究欲。
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科学探究的方式。 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进行表达交流,煅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学生明确知道实验结果。
学生明白使馒头咀嚼后带有甜味的物质是麦芽糖,这种物质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产生的。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549.html
-
【心脏血管堵塞】血管和心脏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使学生掌握心脏的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知道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4.使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以及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
-
【血液粘稠应该怎样调理】血液详细阅读
【目标要求】1 学习目标 ⑴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⑵ 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⑶ 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⑷ 能够说出abo血型类型,知道输血的原则。 2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难点:...
-
【骨妹】骨详细阅读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将左手食指...
-
【骨妹】骨骼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情感目标 1.自觉养成坐立行...
-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公开课教学设计课 题:八年级生物(下)第七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二、能力目标使用围棋子(或硬币)探究生男生女几率,学会模拟实验三、情感目标确立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
-
皮肤瘙痒起疙瘩|皮肤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的结构、的再生和的卫生保健知识。 2、理解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结构的挂图及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讨论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并分析调节体温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的结构与功...
-
人的身体结构图_人的身体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包括人体内的腔) 2、能在图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区分其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3、能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4、能识别不同组织形态结构特点,并能说出它们的分布及功能 5、能举例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八大系统 6、能解释人体是一个统...
-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件】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详细阅读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
-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单元测试题】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实质; 2、 尝试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食品,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 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4、 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
新陈代谢_新陈代谢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的概念和意义; 2、理解人体内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变化,以及与具有直接关系的四个系统在中所起的作用; 3、知道食物的热价和体温的相关知识。二、能力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上理解,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指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