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人教版]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注意启动学生已有的信息资源,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自然现象。设置问题,通过交流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录像片或图片,启发学生将已有的经验与录像片或图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为了加深学生对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教师可以p10讨论3,使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家蚕在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特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还要以蝗虫等为例,并和家蚕等比较,区别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3.组织学生开展饲养家蚕或某种昆虫的实践活动,以便于学生认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体察生物体发育与环境的关系。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环境中蚊子多?”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昆虫的繁衍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以不同的形态和生活方式来适应多种环境,是昆虫能够广泛分布的原因之一。

4.引导学生从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来辩证的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如一些昆虫对农林业有危害,而有些昆虫则可为植物体传粉授精。还可以结合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课前准备:

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课后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或小组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

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引入:冬季几乎看不到苍蝇、蚊子,为什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了起来?食用的面粉中如何长出“肉虫子”?“肉虫子”又如何变成蛾的?

引导学生观察p8图ⅶ-2“毛毛虫”与蝴蝶。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引导学生观察p8图ⅶ-3家蚕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观察与思考

①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

②比较家蚕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③讨论与交流:p10讨论

1、家蚕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日常观察,说说还有哪些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

3、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是否科学,为什么诗人会误以为蚕吐丝作茧后就死了?如何修改使之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4、“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环境中蚊子多?”12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其他昆虫的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像家蚕、蜜蜂、蝇、蚊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不完全变态发育:像蝗虫、蟋蟀、螳螂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对昆虫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形成全面的观点。

技能训练: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提供“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辅助资料。

巩固新知

作业:p11—12:1.2.3.4

思考、讨论、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

进一步激情、质疑

激发兴趣

观察、思考、交流

观察、思考并完成填写p9“1”,进行小组及组间交流。

观察、思考并完成填写p10“2”图表,进行小组及组间交流。

思考、讨论,组内与组间交流

观察、思考并完成填写p10图ⅶ-4蝗虫的发育过程。

思考并能举例进行说明,从辨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思考、讨论与交流。

学生课后进行实践

回忆、归纳。

创设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熟悉的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观察与质疑:

毛毛虫与蝴蝶有关吗?引出课题:以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的故事吗?结合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家蚕同中华文明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的情况,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你养过家蚕吗?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请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蚕的发育过程,学生之间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蚕发育过程的录像,引导完成p9“1”。

引导、指导观察思考、讨论与交流,完成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学习。

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在理解家蚕在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特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渗透人文教育;还要以蝗虫等为例,并和家蚕等比较,区别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

引导学生

质疑:蜜蜂、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和蝴蝶一样吗?

引导学生认识昆虫的繁衍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观察蝗虫等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

从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如毛毛虫与美丽的蝴蝶,引导学生思考蕴含其中的人生哲理。

引导学生从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来辩证的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从昆虫生殖发育过程,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昆虫的多样性,应该关注和自觉保护昆虫的多样性,保护昆虫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环境。

教师点评。

做好课内外的指导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指导。

引导归纳。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809.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