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植物长不高是因为|苔藓植物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课题

第六节  植物界(第一课时)——苔藓植物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不同的种类

(2)   了解苔藓植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各类植物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学习,初步具备将所学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对多个实验的实际操作和研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之间存在多种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不同的种类;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板书设计

                     第六节 植物界

一、   苔藓植物

1.       基本特征:多细胞绿色植物

                      假根,多数有茎叶体,细胞简单分化

                      吸水保水能力差,生活在阴湿环境

                      孢子繁殖

2.       与人类关系:防止水土流失

            医药原料

            环境指示植物

阶段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

讲述:从地球孕育原始植物至今,已有几十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植物的家族不断兴旺,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个角落。郁郁葱葱的森林、广袤无垠的草原、以及人工栽培的花草树木,无不感受到植物世界的生机盎然。所有的植物组成了植物界。同学们知道目前科学家们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吗?

大概几十万种吧

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植物大约有50万种,其中科学家已经命名的植物大约有35万种。

形形色色的植物界,有的植物具有鲜艳美丽的花朵,蜜人心脾(展示凤梨花的花朵图片);而有些植物的一生从未开过花(展示巢蕨图片)。

有些植物,高大挺拔,如,海岸红杉就是世界最高的树。它最高达107米,超过了美国自由女神高举火炬的高度(红杉树图片);有些植物,如矮柳,它的身高却仅有3厘米~5厘米(矮柳图片)。 12

有些植物干旱、高温的大沙漠中居然能够存活(沙漠中的植物图片),而有些却只能生活在水中(莲花图片)。

很多植物会成为动物的食物(毛毛虫啃食茎叶图片),但是却有一些动物却可能成为植物的食物(猪笼草图片)。

自然界中的植物,无论其形态如何、无论其生长在何处,它们都有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那些具有鲜艳美丽花朵的、具有芬芳香味的或者高大挺拔的植物,可能更容易引起你的注意和兴趣,更容易被人类所利用。一些比较矮小的、没有花朵的却很少引起人类的注意。比如:在植物界中,有一门结构简单而且最原始的高等植物——苔藓。它们引起过你的注意吗?(展示图片或者实物)

你知道这些不起眼的小生物对自然界、对我们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思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苔藓植物。

一、苔藓植物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苔藓植物呢?

见过

讲述:苔藓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

1.葫芦藓

图片:葫芦藓。

提问:(1)你在什么地方发现有苔藓植物生长?

墙角

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地面、岩石和墙壁上,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张张绿茵茵的地毯和壁毯。

(2)苔藓植物是单株生长,还是许多株植物紧挨在一起生长?

丛生

一丛丛、一片片的。

(3)葫芦藓植株呈什么颜色?有多高? 

绿色

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比较矮小。

(4)葫芦藓有无根、叶、茎的区别?

苔藓植物是绿色多细胞植物,一般有茎、叶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苔藓植物的根不是真正的根。

(5)葫芦藓有无叶脉?

苔藓植物茎、叶中无输导组织。

(6)葫芦藓是怎样生活的呢?

自养

葫芦藓依靠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又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供植物体利用,但是,它的吸水能力不强。

(7)葫芦藓的营养方式。

思考

孢子生殖。

2.地钱

图片:地钱。

(1)地钱与葫芦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2)地钱呈什么形状?

(3)地钱的叶状体前端呈什么形状?

(4)地钱有无根、叶、茎的分化?

3.基本特征

多细胞绿色植物

假根,多数有茎叶体,细胞简单分化

吸水保水能力差,生活在阴湿环境

孢子繁殖

4.与人类关系

在自然界里,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能干的“拓荒者”,同地衣、蓝藻一起被称为开路的先锋。在几亿年前,当地球上雨水不在像以前那样多,海水水位逐渐降低时,生活在海边的一些藻类赖以生存的水逐渐减少、干涸时,这些面临绝境的生物,它们体内结构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它们进化的结果之一就是成为了目前我们所命名的苔藓植物。

如果没有这些植物作先锋,那些裸露砂地、荒漠和岩层等,将永远是不毛之地。由于这些植物能分泌出一种酸性物质,使岩石面逐渐溶解,再加上本身枯死后分解的有机质等,经年累月地逐渐形成一层土壤,为那些后来的植物提供生长条件。

苔藓植物还是一种生物警报器。据悉,苔藓植物对所生长地区的土壤、水汽、气候条件相当敏感,特别是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反映较为灵敏,其对环境污染因子的反应敏感度是种子植物的10倍,因此是生物界对人类环境污染拉响的“生物警报”。同时因取材容易,调查方法简便,苔藓作为一种良好的生物指示材料,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为环境指示植物。 

你知道吗?苔藓植物还被栽培到盆景中呢。作为地表覆盖植物或局部点缀,起到烘托、丰富景观的作用;在山林风景地,可依山植苔藓布景,体现山林野趣。如果说没有了苔藓植物的衬托,是不是整个盆景就会显得很单调,缺少生机呢?

苔藓植物除了这些作用外,还有很多用途,比如药材、工业原料、保持水土等。现在你可能很惊奇,小小的苔藓居然还有这么多用途呢!那你知道苔藓植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用途吗?

反馈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539.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