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近代的经济_八年级上册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案分析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10-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课程标准】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知道詹天佑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列举洋务派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内容特点,本课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师生共同学习与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准备相关表格进行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通过对张謇、詹天佑事迹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重点难点】
  重点 洋务派开办的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状元实业家”。
  难点 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准备】
  1.导学案。
  2.分小组进行讨论。
  3.收集张謇、詹天佑的故事。

【教学过程】(复习第一单元)出示表格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战   争

条     约

影     响

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虎门销烟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黄海海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

教师学生根据表格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
  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不断对中国发动侵略,直至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但另一方面,列强的入侵又促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由此引入第二单元。
  要求学生阅读“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的导言。(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本课后的“每课一得”:“你知道什么是近代工业吗?”
  在学生初步掌握“近代工业”这一概念的前提下进入新课。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板书)

【认定目标】全体同学一起学习本课学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轮船、铁路与电报业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了解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一、 从“自强”到“求富”(板书)

给各小组分配任务,各小组将承担的部分写在小黑板上。

【自主学习】一、第一小组、第二小组仔细阅读课本 “自强”到“求富”一目内容,分别完成下面表格:123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

人物

中央官员

地方官员

主张

时间

目的

早期

后期

口号

行动

1、

2、

表现

二、仔细阅读课本第32—33页第三、四目内容,完成下面1-2题(第三小组完成)

1、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和国防企业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你能说出当时的交通、通讯企业主要有哪些吗?

兴起原因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作用

1872年

李鸿章

上海

电报局

李鸿章

天津

1893年

唐胥铁路

唐山

2、随着近代工业的崛起,涌现出一批投资办厂的实业家和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等爱国知识分子,课本分别介绍了哪位代表人物?说说他们的主要事迹?(第四小组完成)

投资办厂的实业家:                     主要事迹:

中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事迹:

【共同探究】(第五小组完成)

1、洋务运动有没有改变中国命运,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标志事件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三、仔细阅读课本第32—33页第三、四目内容,讲一讲张謇和詹天佑的故事。(第六小组)

【归纳整理】

请写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第七小组)

【精彩展示】各小组展示小黑板内容并派一同学讲解,其他小组可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

【突破难点】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师:过去我们认为洋务运动是卖国行径,你们认为对吗?

生:不对。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师: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我们必须肯定洋务运动的具有积极作用。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化的开端,标志性的区别是机器生产。在当时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引用“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把它引到中国来。这是中西文化的特殊结合。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翻译、出版、科技、学堂、留学生为内容的近代文化事业都是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有益结果。这些终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拓展练习】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创办汉阳铁厂

3.清期统治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d.维护清朝统治

4.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123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5.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6. 19xx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乘飞机      b.发电报       c.乘火车      d.乘轮船

7. “他”以状元的身份毅然辞官南归,一生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19个企业。“他”是(   )a.詹天佑      b.魏源   c.张謇     d.候德榜

8.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   )

a.京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京津铁路

9.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列举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

(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什么区别?

【小结升华】自洋务运动开展以来,中国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代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后世青年所学习。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18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