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_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二节首都北京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六章  认识不同的区域第二节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职能,了解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初步领会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并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帮助学生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高屋建瓴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首都北京”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面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胸中涌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
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师:(边画边说)同学们好,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请认真观察,判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呢?
生: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师:主办地是哪?
生:北京。
师: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
生:回答,略。
师:真棒,描述得如此生动,让我心动。北京带给我的印象也是古典的、浪漫的,又富有新鲜的时代气息,我一直很想去北京,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去北京,请把你想去北京的理由写在黑板上。
生:书写,略。
师: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北京,有人想去清华北大,有人想去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有人想去考查古都风情……北京有你的梦、我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
[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师:(边绘北京轮廓图边说)结合地理图册,请打开课本第37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
[出示问题] 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
[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
师生互动,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
生:依次回答,略。
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生:补充回答,略。
师: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航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把课本第41页的主要铁路找出来呢?找一同学看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
师:大家真聪明,完全正确。现在你能明白北京长期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
[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
师:(指图总结)综合各组的发言,不难看出: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四面环山,易守难功;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123
师: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请结合课本第36页、第44页内容,举例说明。
[出示问题] 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生互动,学生分别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并回答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点拨。
提问,学生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
1. 全国政治中心。
2. 全国文化中心。
3. 国际交往中心。
学生回答过程中,以多媒体展示关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有关图片,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归纳]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种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在此频繁召开。
师: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多少呢?让我们赛一赛谁知道得多、说得清?
[出示问题]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生:故宫、天坛、长城……
教师: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值得注意的是要掌握好“利用”与“保护”的“度”。
活动:请大家阅读p.39有关北京城市建设的实例,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
归纳:大家刚才谈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很好,有些想法还颇有见地。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归纳整理以后,寄到北京市有关部门,为北京的建设保护做一份贡献。
北京是古老的,北京也是现代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北京也在不断发展。那么北京应如何发展呢?
[活动] 请大家阅读课文p.40及图6.34,回答以下问题:
1. 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 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3. 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 北京城市现代化表现在方方面面:城市范围扩大、人口增多、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等等,总之,北京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近年来,北京还做出以下努力,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把污染大、耗能、耗电的企业转产和转移,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介绍中关村科技园区)
[承转] 然而,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尤其是水资源紧缺和沙尘暴侵袭等问题。
[学生活动] 请阅读书本p.43的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略。
[承转] 对,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水源问题和沙尘暴侵袭问题仍然困扰着北京城市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北京的努力,更要通过区域合作来解决。下面让我们一起简单了解首都经济圈这一区域合作模式。(介绍首都经济圈的大致范围,重点介绍天津的基本情况。)123
[活动] 比较北京和天津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天津在首都经济圈中所起的作用。
[归纳] 天津是首都经济圈中重要的海港城市,是北京的出海门户,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大城市,它与其它城市尤其与北京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它承担着首都经济圈商品对外交流的作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它必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我们相信,未来的北京一定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历史与今天、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首都北京
一、基本概况: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二、城市职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三、历史悠久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
四、未来发展方向:现代化的大都市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353.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