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大舞台教案】第九章走向世界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九章  走向世界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拓展。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我们应该明白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应该培养学生有在世界中去合作、去竞争、去发展,并在世界的发展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全球意识,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国加入wto的过程,明确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了解我国从古到今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本提供的和教师补充的数据、资料进行了解、讨论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从古到今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明白中国是世界的一员,我国的发展是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竞争中进行的,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培养学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保护人类环境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明确当前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密切交往与合作,明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明确当前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密切交往与合作,明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所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当今,地球被誉为是一个地球村,意味着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走向世界是一个大趋势。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活,大家能列举出我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实例吗?
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师:近年来,体现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件代表性事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多媒体播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历程的视频]
师:通过视频可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什么?
生:xx年12月11日。
[多媒体展示中国加入wto前后经济发展某些领域发生的变化的数据]
师:通过这系列资料数据,加入wto后,对我国经济贸易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加入wto既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也对中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
[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加入wto后,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师:从古到今,中国在世界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文化、科技领域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哪些突出的贡献呢?
生:以每个学习小组为单位,上讲台介绍、交流课外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现今,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这种需要尤其突显在经济领域,大家思考一下,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有什么必要性?
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我们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师:观察课本p.112地图,思考世界各国经贸往来能如此紧密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什么?12
生:便捷的国际交通。
[多媒体展示便捷的国际交通、通信等图片、资料]
生:完成课本p.113活动1,明确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总趋势。
师:生活在珠江三角洲等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同学,对于这种趋势的体验是最为深刻和直接的。
生:交流家乡的外资企业或产品出口世界的典型实例。
师:中国除了在经济领域跟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国际事务中,也体验了一个大国负责任的态度,在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全球环境、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都承担了自己的责任。
[多媒体展示《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发布及主要内容等资料]
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策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生: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生:完成课本p.114活动1.
师: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违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呢?
生:讨论。
[多媒体展示中国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历程的资料,列举我国在保卫世界和平中所作的贡献和具体事件等]

板书设计
一、wto——与世界牵手
    1.加入时间
    2.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在世界中
三、合作与发展
    1.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中国的人口、经济国情
    2.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便捷的国际交通和通信
    3.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合作日趋紧密
    4.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教学反思
走向世界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布置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学生积极性高,但教师要注意做好引导和归纳,令课堂教学可放可收。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354.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