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山脉分布图】主要山脉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示意图,使学生熟悉我国的名称,并准确指出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进而初步建立起分布的“脑地图”。通过珠峰探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很多山脉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如各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一些省区的分界线、一些气候区的分界线、其他各地形区的分界线等。要认识我国各地形区的具体分布,首先要了解山脉的分布,记住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掌握好本节知识,为第三、四节学习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第四章中国的气候及下册书中国分区部分做好铺垫。因此教材把安排在其他各地形区的前面讲述,可见本节知识在全章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一一列出,按走向分为五组,除正文中的三组,还通过“做一做”补充进两组。五组山脉中,又以前两组为主,即“三横”、“三纵”。在众多山脉中,教材选取喜马拉雅山脉做重点介绍,因为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长度最大、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所以教材紧接着进入到对珠峰的介绍。介绍了珠峰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征服珠峰的经历,特别是我国登山队征服珠峰的经历,意在颂扬顽强的精神。
“山脉构成地形骨架”部分内容不难,所以教材给出一表格,列出一些做为地形分界线的山脉,要求学生读图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这个安排,既增加了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还为第三、四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最后的“做一做”能够使学生及时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头脑中“我国山脉”的脑地图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正确填写注记的能力。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就知识而言没有难点,但在能力要求上具有一定难度。要使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幅我国山脉的分布图,紧凭一、两次的读图练习是达不到的。因此要精讲多练,多练既要体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要在今后各节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巩固。建议以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为主。
关于“的走向和分布”建议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空白的中国政区图,教学分三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都充分利用地图并结合计算机课件进行。第一环节,读图获取信息:在教师的指导和演示下,学生从图中读出的名称和走向;第二环节,画图准确定位:在教师的指导和演示下,学生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上,用不同颜色的水笔画出不同走向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山脉的分布与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关系;第三环节,填图复习巩固:将学生编为两人一组,用各自画出的图互相考察练习,随后再填写上注记。
关于“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建议以学生活动为主,结合教材中的表格,在地形图上查找即可。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我国的分布。
〈教学难点 〉
帮助学生建立起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我国的分布。
<教学过程 >
(引课)上节课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征,其中之一是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地形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约占1/3,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的。
(版书)
第二节
一、 的走向和分布
(演示计算机课件)使天山、阴山闪动。
(学生活动)找出画面中闪动的山脉,说出名称和走向。
重复上述过程至三列东西向山脉完成。
(总结板书)1、东西走向的:(1)、(2)、(3)
再重复上述过程,依次找出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总结板书)2、东北—西南走向的:(1)、(2)、(3)
再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另外三种走向的山脉。
(总结板书)3、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
5、南北走向的:
(讲述)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位于我国同印度、尼泊尔边境线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最为雄伟壮丽的,也是世界著名的山脉。
(学生活动)参照P23图3.5,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上画出。提示注意: 1、不同走向的山脉用不同颜色的水笔画,2、山脉的位置要准确,注意与省区的位置关系、与河流的位置关系。
(练习反馈)教师用计算机显示山脉、学生说出山脉名称。开始速度可慢些,逐渐加快速度,达到熟练。(或让两人一组,用自己画的图互相考查、练习)
(学生活动)在自己画的图上填注山脉名称。
(讲述)我国众多的山脉,纵横交织,把地表分隔成若干个相对低下的地形区——高原、盆地、平原。
(学生活动)对照中国地形图,填出P25做一做表格中的空项。
(总结板书)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讲述)教师在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所以教学应围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而进行。为此,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读书→ 画图→ 填图。第一个环节,要求比较简单,通过课件画面上山脉的闪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迅速找出山脉的名称,并对山脉的位置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但是山脉的位置是要求准确掌握的,这对其他地形的分布有定位作用,也对分区地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而仅靠用眼睛去读图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所以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这样就能够掌握山脉的准确位置了。当然,在画图前教师要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在画图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时指导。山脉的分布已经准确落实在图上了,还需要把它们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因此第三个环节,在反复练习后,要求学生填写山脉注记,从而使山脉的分布这张“脑地图”初步形成在学生头脑中。三个环节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充分活动并结合起来,使地图从学生的眼中转移到学生的脑中。
关于喜山和珠峰这部分内容,视觉上的信号刺激比语言上的刺激要强烈得多,所以通过计算机展示一段影象资料,教师就可以不再描述了。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一、 的走向和分布
1、 东西走向的:
2、 东北——西南走向的:
3、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4、 西北——东南走向的:
5、 南北走向的:
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人数自定,每组发一块布。
黑板上(或屏幕上)出示下列思考题:
把一块布平放在桌面上,试试看,在怎样的情况下,布会出现纵向的皱褶;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出现横向的皱褶。根据这个现象,你觉得我国中的三列东西走向的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组织学生讨论,之后每组派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164117.html
-
【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
-
中国的疆域_中国的疆域详细阅读
1 2 1、提前预习本课,完成课前预习。2、通过课前预习,尝试习题练习,检测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
-
【河流和湖泊的概况初中地理】河流和湖泊概况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国主要湖泊分布的省区和特点。 通过读图,使学生能在图上确认内外流区域的界限;并结合地形图指出它与地形区的关系,结合季风区非季风区图指出它与气候区的关系。 通过阅读珠江流域图和广州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地形图,帮助学生理解珠江水量大、...
-
中国的疆域_中国的疆域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
-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初中地理|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 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
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的分布特点。 2 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 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
-
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演讲稿100字|走向世界的中国详细阅读
课题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作图----小组...
-
【主要山脉分布图】主要山脉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示意图,使学生熟悉我国的名称,并准确指出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进而初步建立起分布的“脑地图”。通过珠峰探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 教学建议...
-
中国的人口大约是多少亿_中国的人口详细阅读
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而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并且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专用地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介绍有关华侨、华...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案|第4课工业的发展教案详细阅读
第4课 工业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2、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收集资料加深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技能,读图、析图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技能。3、通过感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抽象、概括思维过程,形成、理解高新技术...